這些年來,社會上有一種完全否認新中國前三十年對現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的聲音,把現在的一切成就都歸功于改革開放,稱前三十年貧窮落后連飯都吃不飽,一改革開放就吃飽飯了,就富裕了,還說現在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富強的時期。總之,把改革開放鼓吹成了一改就富一放就強的靈丹妙藥。
都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今天就以歷史這面鏡子,來闡明一個國家發展的過程。
橫向對比,歷史上的中國幾千年來一直領先于世界,落后只是晚清以后的事。
縱向對比,如果現在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富強的時期,那又談什么民族復興呢?
什么時期最富強,得看拿什么標準來衡量。既然這種聲音總是用吃飽飯來否定前三十年,我們就拿吃飽飯的標準來衡量。
隋文帝
拿吃飽飯的標準來衡量,中國最富強的時期非隋朝隋文帝時期莫屬,因為隋文帝末年國庫所儲備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口的隋朝人民吃50年。而5000萬人口吃50年的儲糧,放到現在都可以養活14億中國人1.8年。
那么,為什么隋朝可以儲存這么多糧食呢?
因為國家處于長時間的和平環境。
從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和平接管北周政權建立隋朝,直到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中國北方維持了27年的和平環境。正是這27年的和平環境,成就了隋文帝的"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之所以很少有人提及,是因為隋文帝有一個和他一樣能干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只不過隋煬帝的能干和他父親積累國家財富的能干正好相反。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獨夫民賊,他居然認為財富和人口太多是個麻煩事,因此凈干勞民傷財的事。他在位14年,不僅把他父親積累起來的財富敗得精光,還把5000萬人口折騰死了3800萬,最后,玩死了隋朝,也玩死了自己。
和隋文帝的“開皇之治”一樣,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在鼎盛時期之前,都有一個打基礎的階段。
秦始皇
史冊把建立大一統中國歸功于秦始皇,實際上并不僅僅是秦始皇的功勞。秦國的崛起事實上始于秦孝公時期,從商鞅變法改封建制度為軍功獎勵制度開始,秦國廣招人才,發展經濟,獎勵軍功,從而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150年的積累,6代君王的努力,成就了秦始皇的一舉成功。
而秦朝的滅亡也不完全歸咎于秦二世,從某種意義上說,秦始皇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10年這11年的暴虐統治也是秦朝快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的54年是西漢的鼎盛時期,從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到漢武帝登基歷經61年,五代君王的努力,最終成就了漢武帝的輝煌時代。同樣,漢武帝的好大喜功是西漢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太宗
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時期,距唐朝建國94年,其中經歷了唐太宗23年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15年的"武周之治"。6代君王打下的基礎,唐玄宗卻認為是自己創下了不世之功,晚年奢侈怠政,讓奸人當道,最后促成了“安史之亂”,讓唐朝迅速由盛轉衰。
宋仁宗
北宋最鼎盛的時期是“仁宗盛治”,距趙匡胤建立宋朝66年。66年成就的“仁宗盛治”,結果被富強病帶來的社會機能失調、貧富兩極分化、奢靡之風盛行,造成了國家富而不強,無力抵抗外族入侵而可恥的滅亡。
朱元璋
明朝的鼎盛時期是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個皇帝共計33年的“永宣之治”,距朱元璋建立明朝34年。明朝的衰亡也是政治腐敗、兩極分化、民不聊生的結果。
清朝最鼎盛的時期是"乾隆盛世",從清朝入主中原算起,打了92年的基礎。乾隆的好大喜功,掏干了國家百余年積累的財富,隨后在內外夾擊下,走向了滅亡。
縱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鼎盛之前都有一個和平環境下的打基礎階段。作為農耕國家,只要沒有戰爭,在經歷數十上百年的發展后,必然會進入興旺發達時期。難道新中國的歷史會例外嗎?
從整個歷史來看,新中國的發展比歷代王朝更加艱難。歷代王朝更替的戰爭,打來打去,至少財富還在中國的土地上,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長達109年的時間里,不但沒有和平發展時期,財富也被西方列強和日本侵略者以及國民黨反動派洗劫一空。
也就是說,新中國的發展完全是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的。而且,新中國的發展與歷史各個朝代的發展還有兩個根本不同的地方。
一是歷史各個朝代在建國初期,基本上沒有外部勢力的壓力,而新中國剛建國就面臨著美西方和蘇聯的巨大威脅,在30年的時間里,僅核訛詐就多達十幾次,對外戰爭五、六次。
二是歷史各朝代在建國初期只要維持和平就能促進農耕經濟的發展,使社會財富積累到富裕水平。但新中國建國初期的發展,必須實現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跨越,不然就無法在世界立足。
以上兩點,新中國前三十年都做到了,不但打造出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而且還初步實現了工業化。
這難道不是在打基礎嗎?
如果沒有和平環境和工業化,改革開放從何談起?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找到跳出歷史各個朝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辦法,中國就無法真正發展起來。
這個辦法,毛主席找到了——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毛主席具體的做法是,在新中國建國伊始就開始營造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制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并消除特權思想,打擊腐敗貪污行為,鼓勵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精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只是,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不愿意“俯首甘為孺子牛”,毛主席不得不進行防資防修的斗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們之所以拿歷史這面鏡子來闡明國家的發展過程,不僅僅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更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因為,當國家出現不珍惜前輩創造的革命成果、坐享其成、出賣祖產、忘恩負義的人;當社會出現貪污腐敗、兩極分化、為富不仁、損人利己的現象;那散發出來的正是歷史朝代沒落腐朽的臭味。
所以,為了不使國家陷入歷史周期律的怪圈,我們必須反對貪婪和自私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兩極分化是勤勞與懶惰的結果、80%的底層人養活20%的上層人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私有制和市場經濟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要大國崛起只要小民尊嚴、加深與西方資本的合作是唯一選擇、全盤西化是未來發展方向等荒謬至極的奇談怪論。
我們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會讓我們跳出歷史周期律。有人說,沒有永遠的政黨,只有永遠的人民。但我們卻矢志不渝地相信,只要我們的政黨撥亂反正,堅持毛澤東思思,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讓人民當家做主,堅持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跳出歷史周期律,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就一定能永遠雄踞于世界的東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