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古代一直流傳一句諺語:“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舊中國時期,因為魯迅先生和孫文先生都是學醫出身,因為魯迅先生自稱“學醫救不了中國”,所以后世網上一直有“醫生造反,能不能成”的爭論。
咱們國內的爭論,都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因為我們很難想象醫生集體造反發生在現實里。
可是沒想到與我們僅僅一水相隔的韓國,最近卻陷入“醫生集體造反”的巨大漩渦中。
據韓國醫學團體發布的公開聲明,韓國首都圈五家醫院的2700多名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從19日開始遞交辭呈,以對抗尹錫悅政府的醫療改革整體方案。
除了醫院醫生辭職,目前韓國各大醫學院一萬多名在校生也公開發表“罷課和休學”的聲明,他們要用集體休學,對抗尹錫悅政府的“醫療改革一攬子計劃”。
雖然我們對尹錫悅政府的整體觀感不佳,他處理與中美的平衡外交也確實玩的很爛,可是韓國醫療改革也確實到了“不改就要崩”的節點了。
韓國目前是全世界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再結合全球倒數第一的出生率,以及每年的人口減少比例,說韓國是世界第一“老人國”也不為過。
老齡化越嚴重的國家,對醫療資源的依賴就越發嚴重。
當前的韓國,醫療資源就格外緊缺,特別是覆蓋老齡人口的醫生數量存在嚴重短缺。
按照當前的短缺趨勢,以及韓國不可逆的人口減少、老齡化提速的進程,韓國政府研判五至十年后,韓國的醫生缺口將高達一萬五千人以上。
于是韓國政府醫療改革方案中,比較重磅的一項舉措就是韓國的醫學院從2025學年開始擴招,最基礎的醫學課程是五年,韓國準備2025~2030年每年擴招2000醫學生,經過學習后,到2035年最后一屆擴招醫學生畢業,就能讓十年后的韓國,減少一萬臨床醫生的缺口。
以咱們中國人的樸素認知,或者站在“病患至上”的普世價值角度,都認為這個醫學生擴招的政策算是“德政”。而且,每年2000人,用十年填補一萬醫生缺口,已經非常平緩了。
可是韓國政府的這一擴招醫學生計劃,卻遭到韓國所有實習醫生與住院醫,還包括在校醫學生的集體抵制。
從人性自私,或者稱之為“愛自己”的角度,這些青年醫生與醫學生的憤慨和抵制也算人之常情。
韓國因為教育內卷,越是好的崗位,教育花費越高。在韓國,醫生是受人尊敬同時收入很高的職業。
可是絕大多數家庭供養醫生完成大學和研究生的學業,都要背上巨債,許多醫生也是轉正再行醫多年后才還清欠債和貸款,展現“高收入人才”的優勢。
如今韓國政府的擴招醫學生的計劃,卻是讓前期已經投入高額成本的青年醫生和在校生們,即將面臨“身價貶值”和新人巨大競爭。
當前韓國每年新招收醫學生3000人,每年擴招2000相當于增加了40%。
如果只在經濟領域打比方,當下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實習醫生,以及背負巨額貸款才讀上醫學院的在校生們,就仿佛“高位接盤樓市”的接盤俠。
這時候,在接盤俠高位接盤,準備二手房變現的區域,政府出臺政策,往后每年增加40%的新售住宅,你作為“高位上車”的業主,你會不會反對?
所以只從經濟角度,只從投入產出比,付出成本賺取收益的角度,醫生和醫學生與政府政策杠到底也符合“最基本的人性”。
在社會心理學角度,人類這種心理有個專屬名詞,叫做“乘車效應”。
就是擠公交擠地鐵的所有人類,都有共性。當他們還在車外努力上車時,會拼盡全力,并且指責車上人員預留空間不夠多。
可是一旦自身擠上公交,他又恨不得立刻關上車門,甚至焊死車門,希望后面不要再有人擠上車,這就是“乘車效應”。
人性的“乘車效應”,不僅在韓國這次“醫生醫學生集體造反”事件表現得很明顯,在美國的“非法移民”問題上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美國,反移民情緒最激烈,最同仇敵愾的族群,并不是“老白男”,而是過去幾十年,通過低端工作崗位好不容易熬上岸的“合法新移民”。
這些合法新移民種族各異,但他們最鮮明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非常急切的要求美國政府出臺更嚴格的“限制移民政策”。
另一個就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族群,都對與他同種族的“后來者”出手最狠。
比如在美國,最恨“非法途徑潤到美國”華人的,要求政府大力遣返華人新移民的,恰恰是“老派高華”和曾經苦難華工的后代華裔。
很顯然他們都是“艱難搭上車”的乘客,最害怕的就是與自己同樣特長,同樣肯吃苦的人,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
所以無論在美國,還是在韓國,“乘車效應”都是“人認為己”的基本人性,這在我國也不少見。
可是這次韓國“醫生造反”事件最突出的,是天枰的另一端,砝碼是老齡化人口的健康權,就醫權甚至生命權。
一個老齡化社會,努力做到醫療資源的充分供應,特別是提前為十年后布局,這都是關乎“救治人命”的核心訴求。
韓國的大量青年醫生與在校醫學生,都將自己“更高的收入”“更稀缺的身份”“更受尊重的職業地位”看得比關乎病人生命的醫療資源更加重要。
黨韓國醫生用“乘車效應”的心態,拒絕填補醫生資源短缺的時候,這就不是可以共情的“普遍人性,人之常情”,而是一種人性的頑疾。
很顯然,韓國的體制與社會氛圍,治不好“焊死后人車門”的人性頑疾。
有些朋友會覺得,韓國醫生造反離我們很遙遠。以我國的教育制度和醫療制度,也不會發生“醫生辭職威脅不許新招醫學生”的事件,這件事對我們沒意義。
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國的體制和公序良俗,不會發生“醫生不允許新增醫生救命”的悲劇,可是“焊死后人車門”的劣根性,卻是人類的通病。
我國在關乎人命的領域不會翻車,那么在經濟領域呢?
如果“焊死后人車門”是人的“本源劣根性”,那么“共同富裕”是否就是違背人性的虛妄呢?
先富的那一部分人,必然付出了無比的艱辛,甚至我們看不到的“沉沒成本”,可是要求他們“無私的帶動后富”,給其他人創造更容易“和他過上同等生活”的機遇和環境,這是否違背人性?
當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給其他人焊死車門或許會遭遇鐵拳,但是給其他人設置門檻和障礙,讓其他人無法分配和縮減他的財富與資源,是否才是最真實的人性。
因此,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共同富裕的理想,從提出的那一刻,就是奔著“治療人類劣根性”的方向去的。
我們都知道,無私奉獻、“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共產主義信仰等先進的思想武器,“理論上”可以用高追求壓制人性的“低劣本源”。
可是放在今天,放到當下的大環境,是否有人思考治療這一劣根性的“落地方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