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反動公知、精英總是在變著花樣企圖否定新中國建立起來社會主義制度,他們使盡了各種伎倆,從非毛反毛,到否鄧提出來的“四個堅持”,從經濟“崩潰論”到“倒退幾十年”,近段時間以來,又一些人刮起了一股前30年“階段論”的黑旋風,把前30年分為若干個階段,他們比較一致的劃分就是把1956年(也有人劃到1957年)作為一個階段,說這是“最好的階段”,以后的階段就是“最壞的”時期。
其實,我們不能把他們的這個劃分看得那么簡單,只要稍微仔細想一下,就不難發現這里隱藏著一種重大的政治陰謀。為什么這樣說,因為1956年以前,新中國還沒有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還是屬于新民主主義階段,從1953年開始到1956年,進行了“一化三改”,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清楚這個歷史,他們這樣表達的政治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們把1956以后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看成是“不堪回首”的年代,無非就是要徹底否定新中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制度,他們的一切表現僅此而已。這說白了,他們就是沖著國家法律來的。他們口口聲聲又說要堅持依法治國,但是,另一方面又完全置國家法律于不顧。
讓我們先看看國家法律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總綱》第一條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在憲法的序言里就已經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這些表述非常明確地指出了新中國建立以后國家社會性質的轉變以及現行的國家性質——社會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用幾千萬先烈們的流血犧牲換來的新的國家性質。國家憲法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可那些人竟然膽大包天地公然挑釁國家憲法,挑戰國家憲法的尊嚴。其性質的嚴重是任何一個正義的人們都不能饒恕的。
這里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新中國建立以后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國家就開始對中國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和軍事打壓,為了戰勝帝國主義的封鎖,盡快醫治戰爭創傷,新中國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僅用了3年時間就使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但國民經濟也只是一定程度的恢復,沒有穩固的經濟基礎,更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這種情況下,不要說徹底戰勝敵對勢力的封鎖和打壓,就是自身抗御經濟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都不具備。因此,組織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建成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為此,毛主席和黨中央提出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化三改”總路線。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農業的改造,是在農民長期自發自愿組織的互助組的基礎上,經歷由初級社到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的歷程,最終建立農村集體經濟。這樣做是根據當時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個體擁有生產資料不平衡的實際情況而探索出來的。其目的,一是農民長期“單打獨斗”,因家庭勞動力和生產工具欠缺,勢必會出現新的剝削現象,甚至是兩極分化。二是因為農民個體組織生產,全憑靠天吃飯,沒有任何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必須迅速提高農民抗風險能力。三是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農業經濟規模作支撐。在農村走上集體經濟道路,一方面形成較強的生產規模,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絕剝削現象的發生。
對于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是為了改造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和公有制企業。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
事實上通過“一化三改”,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確立,更重要的實踐是消滅了剝削和各種丑惡現象,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短短20幾年,建成了獨立的民族工業和國防工業體系,有了自己的“兩彈一星”,徹底打破了西方勢力的封鎖和壓制,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從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時,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怎么到了一些人口里就成了“最壞的”時代呢?
就是從各方面的發展情況來看,也都說明了那些人說的什么1956年以前是很好的,而1956以后就是“最壞的”完全是一種胡說八道,純屬是編造出來的最大的謊言。
這里我們還是用事實來說話,事實是最好的依據。
先從來看,1953年,全國耕地面積是16.28億畝,到1957年為16.77畝,增加了4900畝。水利建設,到1957年總計修建水庫1079座,年均135座。糧食1949年是11318萬噸,到1956年是19275萬噸。人口1949年的5.4167億,到1956年為6.2828億。而1957年以后到改革前的1980年,全國耕地面積增加到20.69億畝,增加了3.92億畝,占新中國建立以后新開墾耕地面積的88.7%。水利建設,到1970年代末,全國新建水庫8.4萬多座,占改革前新建水庫的98%。糧食產量,到人民公社解散前的1982年,糧食總產量增加到了35450萬噸。人口到1982年增加到了10.1654億。
從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來看,我們還只是基本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從1958年到1978年,已經建成了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了鋼鐵、機械、化工、煤炭、電力、石油、輕紡等傳統工業,建立了汽車、飛機、電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動化儀表儀器等新興工業。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產原值,從1957年的522.9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4488.2億元,增加了近8倍。
再看看周恩來總理在1975年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講話,摘錄如下:“我們超額完成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1975年也將完成。我國農業連續13年奪得了豐收,1974年農業總產值預計比1964年增長51%。……全國解放以來,盡管我國人口增加60%,但糧食增產1.4倍,棉花增產4.7倍。
在我們這樣一個近8億人口的國家,保證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
工業總產值預計比1964年增長1.9倍,主要產品的產量都有大幅度增長,鋼增長1.2倍,原煤增長91%,石油增長6.5倍,發電量增長2倍,化肥增長3.3倍,拖拉機增長5.2倍,棉紗增長85%,化學纖維增長3.3倍。
在這十年中,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1100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蕩、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我國在聯合國長期被非法剝奪的席位得到了恢復。同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增加到近百個,有經濟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50多個。”
葉劍英在國慶3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也指出:“我們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我國人民的生活比解放前有了較大的改善。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莫里斯.邁斯納經過大量研究作出這樣的結論:毛澤東時代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化工業舞臺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的時期相比毫不遜色。”
美國在20世界70年代出版的《日本與俄羅斯現代化》一書中認為新中國取得了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過的成就。
無數鐵錚錚的事實,都說明了新中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飛速發展的,這一切充分表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怎么到了有些人嘴里卻成了“最壞的”年代了呢?
一個網友說得好,他說,那個年代是無數前輩們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戰天斗地、迎難而上。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鑄就了新中國發展的堅實基礎。那是一個偉大輝煌的時代。
試問,人類歷史上有這樣“最壞的”時期嗎?說白了,只是他們所認為的“最壞的”時期,是一個以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歷史時期,這與他們追求的全面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們便要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不遺余力地加以詆毀和污蔑。他們試圖以此來混淆視聽,引發人們對那個時代的不滿,實現社會的反轉,其罪惡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切正義的人們都要認清他們這種言論背后隱藏的罪惡陰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