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赴濟南老戰士廣場,紀念金門戰斗75周年,后乘道去沂蒙山參觀孟良崮戰場遺址。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我軍打的一場漂亮的山地殲滅戰,該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擊斃敵酋張靈甫,一舉扭轉了華東戰局,讓人大快人心。后孟良崮戰場遺址也就成為現在的“孟良崮園區”,上有“張靈甫被擊斃處”“孟良崮戰役紀念碑”等史跡。
但是,一段時期以來,盛行“階級斗爭過時論”,“右派”一風吹,四類分子全部摘帽,大興“傷痕文學”,控訴歷次政治運動,連土改運動未能幸免,等等。就張靈甫一案而言,自從張的妻子王玉玲在臺灣遭到冷遇,跑回大陸,卻被有些部門待為上賓。她到孟良崮祭奠,見狀大為不滿,提出兩大意見:洞上“擊斃”兩字,認為與事實不合,有損其丈夫形象,二認為那行字下面的山洞太小,連一個人都趴不下,不像國軍堂堂“王牌師指揮所”的模樣。可嘆我有關部門,聞風而動,在孟良崮的半山腰人為地挖出一二個山洞,洞口威武地站立著兩個國軍衛士,裝扮成“國軍七十四師指揮所”,這幅照片至今網上還有。更可恨的是將“張靈甫被擊斃處”,改成了“張靈甫罹難處”,公然為其招魂。翻翻網上,張靈甫頭上的似有三道虛幻光環。
張靈甫頭上的第一道虛幻光環是“抗日名將。有人稱張為“抗戰將領”尚嫌不足,公然稱頌其為“抗日名將”,“精忠為國”云云。
難道張靈甫真是“抗日名將”嗎?
回答顯然不是。張靈甫(1903—1947),原名張鐘麟,陜西長安(現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生性殘暴,推崇希特勒。抗日戰爭中,曾參與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等多次會戰,但張靈甫所領導的是工兵團,算不上主力。之后,張靈甫成為旅長,其主要的職責卻是督軍,也就是督促作戰。這個職位顯然也與戰功無緣,而在長沙會戰之中,張靈甫所在的58師也是失敗得最為慘烈的那一個,其師長被盛怒的蔣介石槍斃,麾下的張靈甫那有功勞可言。其在抗戰中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始終沒能打出一場漂亮的勝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他所在的部隊給人一種“打醬油”的感覺。
事實也是如此,海峽兩岸對抗日英雄都有表彰。先看共產黨方面,2005年6月16日,CCTV推出百集系列紀錄片《永遠的豐碑——中國抗日英雄譜》。片中不僅介紹了左權、楊靖宇、趙尚志、狼牙山五壯士等近百位家喻戶曉的著名英雄人物,并且公布了國軍24名抗日名將,分集詳細介紹了這24位將軍的生平事跡。其中并無張靈甫。
再來看國民黨方面。抗戰結束后,老蔣論功行賞,授予所有參戰人員勛章,第一等為“國光勛章”,僅有傅作義一人獲得。
第二等為“青天白日勛章”,共有包括李宗仁、閻錫山、孫立仁、廖耀湘等160余人獲得。獲得這個勛章并不看職務和軍銜高低,只看功勞大小。死守四行倉庫的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中士安德成都榜上有名,但查遍全榜,沒有張靈甫。
第三等為“抗戰勝利勛章”,鄭洞國、方先覺等一百余人獲得了這個勛章,但仍然沒有張靈甫。張靈甫最后獲得的是四等寶鼎勛章和四等云麾勛章,這兩個的含金量和名氣遠不如前面三個。換句話說,在老蔣的心目中,張靈甫在抗戰中的功績,甚至還不如中士安德成。后來老蔣組織編纂的《抗戰名人錄》和《抗戰全紀實》紀錄片中,記述了王耀武、杜聿明、衛立煌、鄭洞國、薛岳等人功績,但還是沒有張靈甫。由此可見,在老蔣的心目中,張靈甫算不上是“抗日名將”。這一點,老蔣比公知們頭腦清醒得多了。
如果硬要說張靈甫的戰績,那他圍剿紅軍、當還鄉團頭子倒是立下“赫赫戰功”。在老蔣對蘇區紅軍進行圍剿時,張靈甫總是帶領他的隊伍沖在最前面,不但打過紅四方面軍,也追擊紅一方面軍,在一次戰斗中,由于張靈甫緊追不放,我紅十師代師長曹光南不幸陣亡。1946年9月。當老蔣挑起內戰,對根據地發動進攻時,這個張靈甫又當起了急先鋒,在他占領解放區的13個月中,共有74380名無辜群眾遭其殺害。僅在金寨縣城一地,張靈甫就殺害當地群眾一萬余人。金寨縣城一共才9萬人,所以當時的金寨縣城幾乎是家家戴孝、戶戶啼哭。在沂州,張靈甫又殺害群眾16250人,抓壯丁12萬人,抓勞工900萬人次,燒毀房屋3500余間,制造了大量無人區、無人村。他對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比起日寇也毫不遜色。張靈甫成為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后,大肆任用之前的偽軍和日寇。比如他手下的加藤等之和松下一冠,原來都是雙手沾滿我抗日軍民鮮血的敵寇,他的副官王洪九,原來是偽沂州皇協軍司令,手上血債累累。張本人口口聲聲視我軍為“匪”。他曾經下令殘殺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如他曾經下令將300多名無辜的婦女和兒童殺害, 被當地群眾罵為“張屠夫”。所以解放區的百姓對張靈甫恨之入骨。孟良崮戰役之前,四周的百姓就開始堅壁清野,74師連給機槍散熱的水都找不到,更別提糧食了。因此英雄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既是軍事上的勝利,也是政治上的勝利,是民心的選擇。
由此可見,張靈甫根本不是什么“抗日名將”,而是抗日“打醬油”,剿共急先鋒,害民劊子手。對于這樣一個反派人物,有些人卻視為“英雄”,對其妻子王玉玲捧為上賓。筆者就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情:十多年前,一次在紀念抗戰勝利X周年會議上,王玉玲作為 “貴賓”被主辦方隆重介紹。會后在飯店二樓設宴招待“貴賓”,可飯店沒有電梯,而王玉玲腿腳行走不便,于是有人找來一把太師椅,讓王端坐其中,叫四人將她抬上樓去,有人叫我參與抬椅,我回答:我不會抬轎子,說完徑自揚長而去。試想:一個我軍手下敗將、剿共劊子手的老婆,怎配享此大譽?!
張靈甫頭上的第二道虛幻光環是“悲情英雄”。有些人稱張靈甫不是被解放軍“擊斃“,而是“寧死不屈“,是個”自殺成仁“的“悲情英雄”,這更是個自欺欺人的笑話。
1997年由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主編的《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二卷,對張靈甫身亡的描述是:“擊斃其師長張靈甫”!很清楚是——擊斃!
這完全否定了蔣方一直宣傳的張靈甫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壯舉”。
在張靈甫被擊斃、孟良崮戰役結束一周后,1947年5月25日《人民日報》以“美械師長張靈甫死在美式武器下”為題,對張靈甫之死作了報道,全文如下:“蔣介石嫡系精銳主力軍第一個美械師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已為人民解放軍手中的美國武器擊斃。沂蒙山區孟良固大殲滅戰之第四天(十六日),當蔣軍七十四師師部被殲時,張靈甫妄圖突圍逃生,人民解放軍手中的美造湯姆機槍擋住了他的去路,彈中張氏后腦而死。
至于其“擊斃”真相,近年有人披露是這樣的;2004年,已經82歲高齡的葛兆田老人面對媒體說出了藏在心里57年的秘密:葛兆田是華野六縱的老兵,當年第一批攻進張靈甫指揮部的就是他所在的連隊。1947年5月16日下午,葛兆田和幾個戰友們摸上了敵軍指揮部。三下五除二干掉門口的士兵后,三連的指導員開始在洞口喊話進行勸降。
原來張靈甫在會上是號召部下要“誓死效忠黨國”,“不成功便成仁”。但真正輪到自己時,卻遲遲下不了手。當張靈甫聽到我軍已經重兵包圍了指揮部,求生的欲望使他乖乖地從洞口走了出來,準備向解放軍投降了。但當他看到洞口只有寥寥幾人時,他又生萌生了僥幸心理,似乎看到了逃跑的希望,立馬舉起沖鋒槍對著解放軍戰士們進行掃射。指導員沒來得及躲避,被張靈甫打傷。葛兆田一看指導員中彈了,直接拿起美式沖鋒槍對“假投降”的國軍進行射擊。張靈甫胸部中彈后轉身想要逃跑,又被葛兆田擊中后腦,當場氣絕身亡。剩下的敵人一看師長都已經死透了,趕緊把槍丟在一邊舉起了雙頭,大叫“別打了!別打了!這次真投降了!”。
當時葛兆田并不知道自己打死的敵軍將領是張靈甫,只看到這個軍官肩扛將星,想著這人肯定官不小。就在這時,23師的副師長戴文賢上來了,他一眼就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張靈甫,生氣地問道:“誰把他打死的?”葛兆田以為戴副師長是要夸獎自己了,連忙說:“我打死的!”“你為什么殺他?我要處分你!”原來我軍有“活捉張靈甫”的計劃,現在破滅了,令戴文賢十分生氣。“他打我,我不打他?老蔣打我,我也敢開槍?”這個時候葛兆田的牛脾氣也上來了,憑什么自己打死了國民黨軍官還要遭處分?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后來陳毅問誰打死的張靈甫時,葛兆田看著擔架上的尸體本想承認,但一想到戴副師長說要處分自己,他又不敢說了┅┅
孟良崮戰役結束后,蔣介石為塑造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英雄形象,以鼓舞士氣,于是發布了張靈甫“自殺殉戰”的消息。張靈甫的老婆王玉玲,之所以相信丈夫是自殺,也是聽信蔣介石散布的謠言之故。可嘆我們一些共產黨人也會中其奸計。
張靈甫頭上的第三道虛幻光環是“恩愛夫妻”。張靈甫看起來長得英俊儒雅,但內心卻是殘暴兇狠,在他意識中,他可負人,但容不得人負我,私德極差。年輕時,幾年中曾先后結了四次婚,王玉玲是他第四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吳海蘭是當地的大美女,被他親手槍殺。1934年秋,張靈甫所在的胡宗南部隊,在川陜一帶與紅軍打仗。一次,正在圍剿紅軍前線作戰的上校團長張靈甫,突然聽說妻子“房閨不嚴,有野男人出沒。”他妒火中燒,于是在1935年春節,請假回老家省親。在妻子下地割韭菜準備為他包餃子時,張靈甫不容分說,蠻橫地從腦后對她開了一槍,妻子當即倒地斃命。結果被吳海蘭娘家人告發,但官方有意包庇,后經張學良夫人出面支持,當地的婦女協會也予聲援,也是民意難違,結果張被判死刑,擇期處決(一說被判16年有期徒刑)。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南京國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并保留原來軍銜。張靈甫的老上司王耀武便向蔣介石為張靈甫求情,隨即,張靈甫被秘密釋放,去了王耀武處任上校候差員。為掩人耳目,張將先前用名“張鐘麟”,更改為“張靈甫”。
我們卸下張靈甫頭上的虛幻光環,張的真面目顯露,原來他是一個沾滿人民鮮血的罪犯,窮兇極惡的暴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