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徐中遠:不同歷史時期,毛主席都讀些什么書?

徐中遠 · 2024-05-10 ·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為了什么”而讀書,這是讀書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也是能不能自覺主動讀書、能不能持久不懈讀書、能不能一生下苦功發憤讀書的根本問題。

  周恩來總理青少年時代就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和崇高追求,并不知疲倦地、廢寢忘食地為之奮斗奉獻了一生。周恩來一生愛讀書,一生讀了很多的書,毫無疑問,是“為中華崛起”。全心全意“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中華崛起”而忘我奮斗、無私奉獻追求了一生。這就是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

  毛澤東主席“為了什么”而讀書,而且為此一生不懈下苦功發憤讀書的呢?

  毛澤東一生對讀書充滿濃厚的興趣,一生酷愛讀書,一生日以繼夜、孜孜不倦讀書。他所以能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從思想認識上、從心理追求上、從成長成才成事成業的實際需要上,都很明白、很清楚,“為了什么”而讀書。所以,他把讀書學習作為自己一生的責任,作為一生自覺自愿的行動,作為人生一種從不懈怠的生活實踐和人生追求。

  學習毛澤東主席“為了什么”而讀書,這是筆者為毛澤東主席晚年做圖書服務管理工作受到的一條最深刻的啟示。這個問題真正弄清楚了,讀書學習自然就會“不用揚鞭自奮蹄”了,就會自己擠時間、下苦功夫積極主動地讀書學習了。

  毛澤東主席一生“為了什么”而讀書?要說明白、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幾個不同歷史時期,毛澤東是“為了什么”而讀書的。

  一、青少年時代讀書是為了改變剝削制度,拯救民族危難,是為了追求真理,實現遠大志向

  毛澤東從小就很喜愛讀《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精忠岳傳》等中國古典小說,他從所讀的大量書籍里,發現書中的主要人物多是寫的將相鄉紳,很少有種地的農民。從而得出了書中的那些有名人物,大多都握有兵權,擁有土地,根本不必勞作,全靠農民供養他們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這為他以后要徹底改變剝削制度,建立一個新中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1912年春,毛澤東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著名的湖南省立高等中學(后改名為省立第一中學)。半年后他就離開了湖南省立一中,到湘鄉會館(依托湖南圖書館)自學讀書。在這里他如魚得水,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每天圖書館一開門,他總是第一個進門的人。中午買兩個燒餅充饑,又一直到圖書館關門,才最后一個出來。他之所以這樣如饑似渴、刻苦讀書,真實的體現出他高超的讀書學習的目的。毛澤東曾這樣說過:“我們求學不是沒有目的的,我們的目的在改造現社會,我們的求學是求實現這個目的的學問。”(《湖南自修大學創立宣言》,載《新時代》第1號。)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還讀過近代著名歷史文化經典:顧炎武的《日知錄》,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日記》,譚嗣同的《仁學》,他在楊昌濟老師的指導影響下,還非常用心讀過《近思錄》、《朱子語類》、《小學》、《四書集注》、《論語類鈔》、《達化齋日記》等書。

  1920年9月9日,毛澤東、何叔衡、易禮容等主辦的文化書社正式營業。據《文化書社社務報告》第二期所載,自書社營業起,7個月內銷售200本以上和100本左右的書就有《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社會主義史》、《新俄國之研究》、《勞農政府與中國》、《晨報小說第一輯》、《杜威五大演講》、《社會與教育》、《克魯泡特金的思想》、《托爾斯泰傳》、《白話書信》、《嘗試集》、《現代教育趨勢》、《新標點儒林外史》、《新標點水滸》、《人生之意義與價值》等,還有銷售最多的雜志《勞動界》、《新青年》、《新生活》、《新教育》、《時事新報》、北京《晨報》等雜志報紙。這些公開銷售的書刊大都是毛澤東親自挑選的,對毛澤東學習馬克思主義進步思想影響很大。

  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不僅關注重視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化書籍的學習,同時對西方“新學”歷史、著述也很有興趣。

  在他讀了鄭觀應《盛世危言》這本介紹西方文明的著述,開始“睜眼看世界”,下決心走出家鄉繼續學習西方的新學著作。在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第4號刊載的梁啟超《新民說.論國家思想》一文的影響之下,像康有為《孔子改制考》這類打著傳統旗號呼吁變法圖強的著述,當時毛澤東也有興趣閱讀。

  這個時候,他讀書的興趣已不再是《三國演義》、《水洴傳》等小說了,而是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近代科學的著作,如盧梭的《民約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亞當.斯密的《原富》、孟得斯鳩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論》等,對這些書籍的研讀,使他比較集中地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啟蒙教育。特別是他每天都能見到的圖書館墻上掛著的那張《世界坤輿大地圖》,更使他開闊了眼界,受到了啟迪,大長了見識。通過這張地圖,他知道了世界之大。由此,他聯想起很多,韶山的勞動人民生活苦,湘潭的勞動人民生活苦,湖南的勞動人民生活也很苦,那么全中國、全世界的勞動人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種大多數人受苦,少數人享受的現象,是絕對不合理的,應當徹底改造!這就是青年毛澤東從讀書中受到的啟示。從此看出,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有憂國憂民,放眼世界,決心拯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民的抱負和遠大志向了。

  1910年秋天,毛澤東17歲時離開家鄉韶山,走向外面更廣闊的天地。臨行前,他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寫下一首詩夾在他父親每天必看的帳簿里,以作告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毛澤東用此詩借以表達自己一心求學、胸懷祖國、面向未來的崇高志向、決心和追求。

  毛澤東在青少年時期讀書與追求的實踐表明,他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難的遠大志向。1919年(26歲時),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寫道:“時機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閘門動了,且開了!浩浩蕩蕩的新思潮業已奔騰澎湃于湘江兩岸了!順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輕的毛澤東,“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

  毛澤東青年時期就立下的追求真理、拯救中華民族危難的遠大志向,不是頭腦里固有的。是在讀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產黨宣言》之后逐步形成的?!豆伯a黨宣言》是毛澤東讀的第一本馬列主義著作,時間是1919年12月,時年是26歲。后來的57年里,對這本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毛澤東不知反復讀過多少次,這本書中的許多精辟論斷,他幾乎全能背下來。《共產黨宣言》是毛澤東一生最愛讀的、也是讀的遍數最多的一本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正是這本馬克思主義的劃時代著作,成了毛澤東選擇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向導,使毛澤東樹立了對共產主義的終身信仰。他自己曾說,讀了《共產黨宣言》這本書,“我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墒沁@些書上,并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蔣介石和陳獨秀。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斗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頁。)后來,毛澤東自己回憶說:正是《共產黨宣言》這部馬克思主義著作,“使我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就一直沒有動搖過。”(《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從此,毛澤東就開始了對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漫漫的執著追求,至死方休。

  二、延安時期讀馬列、讀大量哲學著作是為了總結寫出指導中國革命斗爭新的理論,引領中國革命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年被迫萬里長征大轉移來到陜北延安,毛澤東在延安13年。在延安時期,毛澤東為什么日以繼夜、伏案苦讀大量的馬列主義著作和中外哲學書籍?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革命斗爭需要新的革命理論指導,照搬當時共產國際、蘇聯的一套理論不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實際,一些教條主義者主張照搬照套,使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遭受巨大損失。新的實踐需要新的理論指導。所以,毛澤東在延安日以繼夜地讀馬列著作,讀哲學著作。毛澤東說,我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末期和抗戰初期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這些都是適應于當時的需要不能不寫的。

  很顯然,毛澤東在延安時期讀了大量的有關馬列、哲學等書籍,目的就是為了總結寫出符合中國革命斗爭新的實際需要的新的理論。毛澤東在勤奮刻苦大量讀書的基礎上密切聯系中國革命斗爭新的實際寫出的《論聯合政府》、《實踐論》、《矛盾論》、《新民主主義論》等等光輝的著作。就是這一時期最新的理論成果。這些新的理論成果對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和行動、對動員組織全黨全國人民戰勝國民黨反動派和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指導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取得新的勝利等,都產生了巨大的指導、引領作用。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為什么如此發憤攻讀馬列著作和中外哲學著作呢?郭化若同志在《毛主席抗戰初期光輝的哲學活動》一文中說道:“在紅軍由游擊戰發展到運動戰初期,有一位王明路線的積極擁護者一進江西,就在反‘圍剿’問題上和毛主席爭論。第二次反‘圍剿’橫掃七百里的輝煌勝利,本已證明他是錯了的,然而他不但不認錯,還給毛主席送上一頂‘狹隘經驗論’的大帽子。毛主席后來偶然提到說:‘我因此,到延安就發憤讀書’。”毛澤東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應該把學習哲學作為把革命和建設推向前進的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毛澤東的言傳身教,對延安時期推動廣大干部學習和鉆研馬克主義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延安歲月,毛澤東除了根據當時革命斗爭實際的需要如饑似渴地研讀哲學、軍事學方面的中外著作典籍之外,毛澤東還率先垂范帶頭潛心研讀當時能收集到的我國多種歷史文化書籍。

  他認為,閱讀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既要用中國歷史文化來豐富、滋養、充實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闡述、繼承發展中國歷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黨的理論在實踐中起到正確的和突出的指導作用。

  三、新中國成立之后,讀馬列經濟學方面的著作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獲得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利指導我們偉大的經濟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時,毛澤東在北京天安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毛澤東的讀書重點轉移到馬列主義經濟學經典著作上來了。這段時間他先后閱讀過的馬列主義經濟學方面的著作有:《哥達綱領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經濟學大綱》、《資本論》、《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寧有關政治經濟學論文十三篇》、《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讀得最多、下功夫最多的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閱讀這些經濟學著作,很明白,就是為了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遇到的諸多實際問題,就是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就是為了更好地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奮勇向前,等等。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初期,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種種實際困難和具體的實際問題很多很多。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和眾多的矛盾?毛澤東此時帶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擬從讀斯大林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等,擬從這此著作中找到答案,找到啟示,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這一段時間,毛澤東“為什么”讀書?我們從1958年11月9日,毛澤東親自寫給中央、省市自治區、地、縣四級黨委委員的信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在信中寫道:“不為別的,單為一件事:向同志們建議讀兩本書。一本,斯大林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本,《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每人每本用心讀三遍,隨讀隨想,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確的(我以為這是主要的);哪些說得不正確,或者不大正確,或者模糊影響,作者對于所要說的問題,在某些點上,自己并不甚清楚。讀時,三五個人為一組,逐章逐節加以討論,有兩至三個月,也就可能讀通了。要聯系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革命和經濟建設去讀這兩本書,使自己獲得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利指導我們偉大的經濟工作。……

  為此目的,我建議你們讀這兩本書。將來有時間,可以再讀一本,就是蘇聯同志們編的那本《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鄉級同志如有興趣,也可以讀。”

  毛澤東建議四級黨委員讀這兩本書,目的很清楚,就是為了“使自己獲得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利指導我們偉大的經濟工作。”

  直到1961年6月12日上午,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中又建議大家再讀一讀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他說:這本書只有極少數個別問題有毛病,我最近又看了三遍。他講客觀規律,把社會科學的這種客觀真理,同自然科學的客觀真理并提,你違反了它,就一定要受懲罰。我們就是受了懲罰,最近三年受了大懲罰。

  對《蘇聯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一書,毛澤東在這里說“我最近又看了三遍”。本書從1953年中文版出版特別是從1958年以來,他又多次強調,號召大家讀這本書。這次他說“又看了三遍”,他看過的本子至少有四種,在多種會上還與大家一起讀,一起討論。由此可見,毛澤東當年讀此類書下了多少功夫。

  四、讀自然科學、科學技術書籍是為了學習掌握新的理論,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客觀世界,更好地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毛澤東對自然科學、科學技術書籍的學習和鉆研,融貫他的一生。

  自然科學、科學技術書籍浩如煙海,典籍繁多。作為一個立志改造世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一生都在注意盡可能地擠出更多的時間閱讀各種自然科學著作,或從各種書刊中了解一些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學術思想的大概。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農業生產經過恢復走向發展。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期間,毛澤東親自主持制定國民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等等。為了領導做好這些工作,毛澤東常常通宵達旦學習閱讀農業、土壤、機械、物理、化學、水文、氣象等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他不僅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全黨的同志這樣做。

  1962年,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說過:“拿我來講,經濟建設工作中間的許多問題,還不懂得。工業、商業,我就不大懂。對于農業,我還懂一點。但是也只是比較地懂得,還是懂得不多。要較多地懂得農業,還要懂得土壤學、植物學、作物栽培學、農業化學、農業機械,等等;還要懂得農業內部的各個分業部門,例如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等等;還有畜牧業,還有林業。我是相信蘇聯威廉斯土壤學的,在威廉斯的土壤學著作里,主張農、林、牧三結合。我認為必須要有這種三結合,否則對于農業不利。所有這些農業生產方面的問題,我勸同志們,在工作之暇,認真研究一下,我也還想研究一點。但是到現時為止,在這些方面,我的知識很少。我注意得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問題,生產關系方面的問題。至于生產力方面,我的知識很少。”(《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02---303頁。)

  1963年12月,聶榮臻等向毛澤東匯報新的十年科學技術規劃的時候,毛澤東說了兩段極重要的話:“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過去我們打的是上層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建立這些上層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產。搞上層建筑搞生產關系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放生產力?,F在生產關系是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科學研究有實用的,還有理論的。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有專人搞,不搞理論是不行的。”(《毛澤東文稿》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50頁。)

  毛澤東雖然不是一位專門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研究的專家,但他卻把對自然科學研究、技術科學研究當作自己的重要責任,并予以高度重視的偉大領導人。他一生都在盡可能地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學習和了解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各種知識與發展的情況。延安時期如此,進城以后的時期如此,直到逝世前幾年,視力很差了,全身患病了,臥床不起了,每天他還非常用心地閱讀一些印成大字的自然科學書刊,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楊振寧的《基本粒子發現簡史》、《動物學雜志》、《化石》雜志、《自然辯證法》雜志、《科學大眾》等。直到1976年,在他生命垂危的最后歲月,他還在讀英人李約瑟著的多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新的成就,這與毛澤東主席的重視與正確引領是分不開的。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重視和支持下,我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總體素質、專業研究水平等都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科學技術新發明、新技術、新成果等紛紛涌現,原子彈、氫彈試驗爆炸成功等喜訊也傳遍神州大地,傳遍全世界。

  五、讀二十四史等歷史和各種史籍是為了從歷史中尋求、汲取治國理政富民歷示經驗、啟示、教訓,為做好現實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為了“以史為鑒”,為了“古為今用”

  毛澤東在青年時代沒有出國留學。當年他的同代人中有不少人出國求學了,他的同學中也有勸毛澤東出國磨礪,如新民學會會友羅學瓚在在給毛澤東的信中說:“惟弟甚愿兄求大成就,即此刻宜出洋求學。若少遲延,時光既過,人事日多,恐難有多時日求學矣。……潤之兄啊!你是一個有志的人,是我們同伴中所欽佩的人,你如何帶一個頭,學他十年八載。異日回國,……各抒所學以問世,發為言論作社會之喚醒提倡者。”其言辭之懇切,期望之宏大,真是感人。

  但毛澤東最終還是留了下來,留在了國內。他為什么要留下來呢?當時,他認為留在國內探索有以下三條好處:

  1、“看譯本較原本快迅得多”,利于在“較短的時間求到較多的知識。”

  2、“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要占個半壁的地位。然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有人似應先研究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學才有可資比較的東西。”

  3、“吾人如果要在現今的世界稍微盡一點力,當然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關于這地盤內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這層功夫,如果留在出洋回來的時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關系,恐怕有些困難。不如在現在做了。”(《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474頁。)

  在另一處,毛澤東還說過:“我覺得關于自己的國家,我所知道的還太少,假使我把時間花費在本國,則對本國更為有利。”(《新民學會資料》第402頁。)

  毛澤東雖然沒有走出國門,壯游世界。相反,當許多人都在國外住洋房,吃面包時,他卻走向了中國的窮山僻壤,走向了社會的最底層,住茅屋,吃南瓜。通過調查了解中國社會問題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從讀“無字之書”中獲得了豐富的中華民族的社會歷史知識。

  毛澤東青年時期的這些想法、看法、做法,特別是他的“似應先研究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的主張,這與他后來下功夫讀《二十四史》、讀《資治通鑒》等史籍是密切聯系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毛澤東晚年還那樣不分晝夜地多種讀歷史文化書籍,最主要地還是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就是為了對自己的國家知道得更多一些、更深入一些、更全面一些。

  毛澤東一生下苦功讀《二十四史》、讀《資治通鑒》等我國歷史文化典籍,就是為了更多、更深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了解中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了解中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只是毛澤東讀史、學史的目的之一。毛澤東讀史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借鑒歷史,為了從歷史中尋求、汲取治理國家的智慧、方略、啟示、經驗、教訓,讓其更好地為做好現實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鑒往知來,是為了治國安邦、富民強國。學習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遺產,有批判地繼承和發展我們民族的文化遺產的精華,汲取對今天、明天、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建設和發展有益的東西,讓其更好地為做好現實各項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這是毛澤東酷愛歷史文化,孜孜不倦地學習研究歷史文化的一貫的主張。

  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就強調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于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1960年12月24日,毛澤東在會見古巴婦女代表團和厄瓜多爾文化代表團時的談話中對中國文化遺產的科學態度又一次作了很好的闡明。他說:“對中國的文化遺產,應當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時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義的東西,有人民的東西,有反封建的東西。要把封建主義的東西和非封建主義的東西區分開來。封建主義的東西也不全是壞的。我們要注意區別封建主義發生、發展和滅亡不同時期的東西。當封建主義還處在發生和發展的時候,他有很多東西還是不錯的。反封建主義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無批判地利用的。封建時代的民間作品,也多少都還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影響。

  我們應當善于進行分析,應當批判地利用封建主義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反封建主義的文化當然要比封建主義的好,但也要有批判、有區別地加以利用。我所了解的是這樣,我們現在的方針是這樣。至于充分利用文化遺產,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中國古典著作多得很,現在是分門別類地在整理,用現代科學觀點逐步整理出來,重新出版。”

  “對中國的文化遺產,應當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這樣的主旨是毛澤東晚年讀《二十四史》等歷史文化典籍的內在主要的動因。他老人家晚年不僅下了很大功夫讀二十四史,而且還下了很多功夫讀《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綱鑒易知錄》、《通鑒紀事本末》、《續通鑒紀事本末》等多種中國歷史文化典籍。

  盡管毛澤東晚年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使他的人生追求、國家民族的追求走了曲折的路。嚴重的困難,艱苦的探索,年老體弱多病的身軀,并沒有挫傷或損害他對真理、對遠大志向的追求,改造舊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造福全世界、全人類的宏偉目標,依然激勵著毛澤東從書本中、從實踐中、從群眾中去探索,去思考、去找答案、找智慧、找辦法、找良策。這是他的邏輯信念,這是他的心理企盼。這就是毛澤東為什么一生不懈讀書的真諦。

  毛澤東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是一個從不服輸的人,是一個意志非常堅強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歲月,面對國際、國內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客觀實際,在黨和國家十分危難的時刻,在多種病魔纏身的日子里,他老人家每天毅然不停的在書海中遨游,在學海中采擷,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追求,毛澤東毅然統帥中國這艘偉大的航船乘風破浪,不停地朝著遠大的目標艱難前進。這是毛澤東晚年為什么每天還不停地、無休止讀書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他每天不停地、無休止讀書的內在的主要動力。

  從毛澤東一生的讀書生活實踐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毛澤東一生下苦功讀書、發憤讀書、不知疲倦地讀書就是為了實現他的拯救民族危難、造福廣大勞苦大眾和建設富裕強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遠大抱負、人生追求,這是他發憤讀書的總的目的、長遠的目的。正因為他有這樣長遠的目的和追求,所以,他讀書總是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有用之不竭的動力。與此同時,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前進發展階段,面對阻礙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勝利發展的種種思想理論問題和種種實際問題,他還有各自具體的短期需求、具體的短期目的,包括做好短期實際工作的需要,包括豐富本人的知識、智慧、謀略和提高本人水平、能力等主觀方面的需要與需求。根據具體的客觀、主觀需要和需求,來選定讀書的內容和讀書的方法。這樣密切聯系客觀、主觀的具體實際讀書,針對性強,讀得進,理解快,記得住,用得上,收效多。越學越感到自己的差距與不足,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愿學,越學越想學,越學越需要學。

  毛澤東把“為了什么”讀書融入到他一生的奮斗、追求的實際,融入到一生工作、生活的實際。

  綜上所述,縱觀毛澤東一生的讀書生活實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澤東“為了什么”而讀書,既有人生長遠的讀書目的和需要,又有人生短期的目的和需要。既有長遠的目標追求,又有近期的階段性的目的需求。“為了什么”而讀書,毛澤東從思想認識上,從他當時的心理需求、行動追求上都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毛澤東一生中把有限的剩余時間,有限的人生精力總是用來讀書。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習到老,為全中國人民無私服務到老、奉獻到老。

  工作、讀書、吃飯、睡覺,這是毛澤東人生中的四件大事。他常說:飯可以少吃,覺也可以少睡,書可不能少讀啊!在四件大事中,讀書生活應當是他占用時間、耗費精力比較多的。特別是晚年的歲月,面對諸多不同的思想理論問題和復雜多樣的國際國內社會諸多的實際問題以及他本人的身體健康實際與心理情感實際,毛澤東每天幾乎都在讀書和學習。

  毛澤東主席“生命不息,至死方休”的讀書思想、理念和實踐,是毛澤東幾十年讀書生活實踐為我們用心構筑起來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毛澤東一生“為了什么”而讀書?毛澤東一生為什么酷愛讀書?總起來說,就是為了改造舊中國,拯救民族危難,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造福全世界、造福全人類,為了實現共主義而讀書。簡單的說,就是“為黨為國為民謀利造福”而讀書。

  學習毛澤東同志“為了什么”而讀書,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毛澤東全心全意為全國各族人民謀利造福而讀書的思想、理念和一生的實際行動。毛澤東把自己的一生、一切都無條件地奉獻給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民族和偉大的人民。

  毛澤東一生心中只有人民,一切都是為了人民。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一生都在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謀利造福而讀書。他把讀書學習作為自己一生的神圣責任。

  讀書學習,毛澤東一生的追求與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各級領導干部學習的光輝典范。

  (作者系毛澤東晚年圖書服務管理工作人員,中央辦公廳老干部局原局長)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二十五年前,為什么我駐南聯盟大使館會被轟炸?
  2. 文凱|莫言的問題不僅僅是反黨那么簡單
  3. 郝貴生|私有化、市場化改革是造成梅大高速事故的根本原因
  4. 同為經濟學家,盧麒元與張維迎等的觀點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5. 毛主席得罪了這兩類人
  6. 黨人碑|禍及家人,這革命還干不干?(外一篇)
  7. 帝國末年,是什么鬼樣子?
  8. 國民黨敗亡的歷史教訓
  9. 中國有兩大教員,沒有他們就做不好教育
  10. 子午|高鐵漲價,就這么決定了?
  1. 是誰捂住了盧麒元先生的嘴?
  2. 震驚中外的新中國第一起高級干部遇刺身亡案
  3. 元龍:從寄生到篡國!猶太資本用篡權美國的手段滲透中國政權? ?
  4. 歐洲金靴|二十五年前,為什么我駐南聯盟大使館會被轟炸?
  5. 不要拜錯廟
  6. 文凱|莫言的問題不僅僅是反黨那么簡單
  7. 說毛主席,你們也配???
  8. 誰的問題?
  9. 郝貴生|私有化、市場化改革是造成梅大高速事故的根本原因
  10. 同為經濟學家,盧麒元與張維迎等的觀點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1. 尹國明:不用著急,這僅僅是更大場面的開始
  2. “和平演變”走高層路線,真相令人觸目驚心!
  3. 彭勝玉:美國“穩中戰略”取得巨大成效
  4. 腐敗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沒一個行業是清白的
  5. 吳銘|葛教授,吃飽了撐的么
  6. 一九六八今又是,換了人間
  7. 階級斗爭的標志性事件出現了
  8. 毛主席機要秘書張玉鳳嚴正聲明
  9. 陳先義:一則令人極為震驚的征兵廣告
  10. 一言難盡,我們的媒體在做什么?
  1. 震驚中外的新中國第一起高級干部遇刺身亡案
  2. 帝國末年,是什么鬼樣子?
  3. 說毛主席,你們也配???
  4. 新質生產力所帶來的工業化新發展
  5. 關于進一步健全“民主法治制度”的具體建議
  6. 教育回報率越來越低,問題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