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特朗普打卡上班的日子越來越近,“王八拳”的架式已經擺出來了,關稅大棒也已經亮出來了,
最為惴惴不安的是美國的盟友們,留給它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留給它們的也只有兩條路:
一、聯合中國力量去抗衡美國的攻勢,維護自身利益;
二、助紂為虐,配合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
作為全球最主要經濟體之一的歐盟在打轉向燈了。
11月23日,據路透社消息,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臺的采訪時透露:“歐盟同中國正接近就取消對華加征的進口電動汽車關稅達成解決方案。”
10月,德國強烈反對將草案提交歐盟表決,但馬克龍、馮德萊恩還是推動了此事。
白宮貿易代表戴琪也跑到歐洲“督戰”,她強調:中國電動汽車“產能過剩”給了歐洲采取措施的動力。
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
戴琪的話,還有什么意義?她自己都在忙著找下家呢。
更重要的是,中國立刻啟動了針對歐盟的反制措施。
“冤有頭,債有主”,白蘭地之后,還有什么?法國、意大利的奢侈品商家在瑟瑟發抖。
鐵骨錚錚法蘭西,真想兩線作戰嗎?真想等到特朗普抽出“301”條款這把大刀嗎?
法國又把槍給扔地上了,加上德國本來就反對此事,所以,歐盟讓貝恩德·朗格出來放風,便順理成章了。
朗格還要去WTO起訴美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這是嚴重的補貼行為。
歐盟再傻,也不想在東西兩線同時開戰。
不過,還真有傻到不可理喻的國家,那就是加拿大。
它選擇了助紂為虐,特魯多和他那個副總理弗里蘭,叫得比美國還要兇。
弗里蘭前兩天還在暢想“夢回大清”呢。
11月15日,特魯多在秘魯APEC峰會上,恐嚇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說加拿大對中國在墨西哥的投資感到擔憂,需要解決……
這是加拿大的詭計,它要“出賣”墨西哥。暗示美國,我是忠誠于你的,你要打就打墨西哥。
說加拿大想把墨西哥“獻祭”給美國也不過份。
11月19日,辛鮑姆和特魯多在巴西G20期間舉行會談。
特魯多又陰陽怪氣地問對方,“是不是有一家中國車企在墨西哥建廠?”
因為有傳言稱比亞迪計劃在墨西哥建廠,但尚未付諸行動。
辛鮑姆回答說,“這家公司唯一的北美工廠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
特魯多尷尬地笑了笑,然后又是這擔憂,那擔憂。
辛鮑姆隨后將雙方對話內容放在了她的X賬號上。
墨西哥處境很艱難,它很難承受兩個鄰國的夾擊。
11月22日,辛鮑姆表示,墨西哥不是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后門”!
這是她說給美國聽的,充滿政治色彩。’
今天,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辛鮑姆的涉華表態。
毛寧說:……我們始終認為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中國和墨西哥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共同發展的好伙伴。
自華進口對墨西哥制造業發展和外貿競爭力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墨西哥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方愿同墨方一道維護好雙邊經貿合作良好生態,助力各自國家發展。
中國態度很溫和,現在歐洲、南美、墨西哥……可以團結的都應當團結,如果明年“大戰”來臨,就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就在墨西哥表態之后,特朗普卻又對兩位鄰居出拳了。
據美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25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宣布,他上任第一天,就將對自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25%關稅。
他還威脅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征10%關稅,理由是芬太尼問題。
中國是全世界禁毒最嚴格的國家,美國毒品泛濫的病根在于美國自身。
自己不吃藥,不打針,卻總是甩鍋別人,這病好得了?
說回加拿大的事,特朗普打墨西哥能理解,打加拿大算怎么回事?
加拿大現在都懵了,敢情我這么賣力地表忠心,居然還會落得這么個下場。
如果加拿大神志清醒的話,它就應跟墨西哥站在一起,反對美國欺凌,讓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有所顧忌。
兩弱一強,這是必然的選擇,弱者抱團才有希望。
然而,加拿大的邏輯卻是反過來的,就像魯迅先生說的: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華蓋集》雜感。
加拿大就是那個“怯者”,但跪姿再標準,人家還是照樣踢。
它還不記教訓,總是覺得自己跪得不夠標準。
6年前,它就做過這種事。
《美加墨貿易協議》的苦果
1991年,克林頓政府為了整合美加墨區域經濟,三方經過多輪談判,于1992年11月17日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貿區正式成立。
這是一個沒有期限的條約,因為加拿大和墨西哥怕美國反悔,所以要把事情說死。
2017年特朗普上任才三天,就揚言要廢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理由是該條約傷害了美國工人。
加墨不同意廢除條約,9月,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忽悠稱,美國只是要求將條約改為三方每隔五年談判一次。
這是一個陷阱,無限期條約如果變成有期限條約,那么,這個條約就隨時可能被終止,所以,加墨也不同意。
特朗普政府就分別去跟兩國接觸,用一個去嚇唬另一個。
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涅托頂到了2018年7月,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他表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版可以談,但前提是不能廢除原條約。
涅托在記者會上表態,墨加“同盟”沒有被離間,墨西哥不會跟美國單獨實施協議,暗示加拿大可以放心。
而在這關鍵時刻,加拿大的軟弱就暴露出來了。
特魯多一開始表現強硬,在G7峰上跟著德國杠特朗普,回去后還鼓動國內要抵制美貨。
但在特朗普對他發出最后通牒之后,特魯多就慫了,背地里賣了墨西哥。
當時在全球一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聲浪之下,特魯多完全可以不妥協。
與鄰居聯手迫使美國讓步是最好的策略,因為特朗普完全是在胡攪蠻纏,把契約視為廢紙。
結果,特魯多卻在關鍵時刻配合美國發出了錯誤信號:
他在沒有得到美國取消232條款保證的情況下,表示愿意在11月與美國單獨簽署協議。(232條款,是指美國要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征關稅”)
加拿大的投降行為,不僅出賣了墨西哥,也出賣了歐洲。
賣友求榮的特魯多助長了特朗普的氣焰。
特朗普詐術成功,成功分化了墨西哥與加拿大的抗美“同盟”。
涅托得知加拿大跟美國談妥后,只能表示愿意加入“新條約”。因為墨西哥非常擔心美加會在暗中達成“兩國協議”。
事實上,加拿大確實有這個想法,賣就要賣得徹底。
2018年9月30日晚,所謂2.0版協議敲定。
接下來是特朗普的表演時間。10月1日,他召開記者會上大吹特吹,稱這有歷史性的大新聞。
爛到不能再爛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被他廢除了,新協議《美加墨貿易協議》(USMCA)將讓美國再次偉大。
兩份協議最大差別在于“自由”兩字。
當“自由貿易”沒有“自由”兩字時,剩下的就是強買強賣。
美國說好的“自由精神”呢?說好的“契約精神”呢?這不就是村里的一個流氓嗎?
新協議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就說明它留下了很多禍根:
一、協議期限變成了十六年,并且在這期間,有任何一方不滿,都可在六年內提出重新談判(誰敢不滿?這不滿就是給美國留著的)
二、舊協定的關稅限制沒有了,三國都可以針對特定商品加征關稅(說白了,這是美國的特權)
墨加兩國怎么辦?新協議簽了就必須遵守。美國遵不遵守?看總統心情,而不是契約內容。
拜登這四年,為了團結盟友,沒有對G7成員加拿大動手,《美加墨貿易協議》也算是得到了履行。
特朗普還沒上任,就已經揚言要對兩國加征25%關稅了,而且是所有商品。
他的理由是為了打擊非法移民,但這跟三方貿易協定有何關系?
特朗普敢對兩個鄰居如此蠻橫,就是因為他吃定了加拿大。
他也沒有看錯,加拿大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前后,就已經在開始盡情地表演“孝感動天”了。
然而,特魯多感動不了特朗普。
孝子是吧,鄰居是吧,遠親不如近鄰好打。
墨加兩國態度并不一樣: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之前暗示,如果特朗普對墨西哥的關稅威脅兌現,墨西哥將同樣使用關稅反擊。
加拿大呢?11月23日,據加媒報道,加拿大政府想拋開墨西哥,單獨與美國達成一份雙邊貿易協議。
特魯多還是跟6年前墨西哥擔心的一樣--出賣隊友。對美國一句硬話也不敢說。
11月25日,特朗普這一拳下來,加拿大是欲哭無淚,這樣一種任打任捶賣隊友的貨色,誰敢幫他?
加拿大的處境證明:投降永遠沒有出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