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三八線”與談判桌上的中美外交戰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二年十七天,兩易會場,五次中斷,共開代表大會58次,各種小會733次。談判曠日持久,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因為美國根本就沒有談判的誠意。武力達不到目的時就想談判;戰場局勢構不成威脅,就拖中備戰。只有當各種伎倆用盡時,才無奈地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這種先倨后恭的態度,表現在談判全過程。

 

“先停戰,后談判”——美國人借和談備戰反撲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志愿軍入朝前,美方不顧中方強調的和平立場,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進犯。在遭遇了志愿軍的兩次戰役、被打回“三八線”以南后,美國人又重提“和平”:1950年12月,授意聯合國通過“先停戰,后談判”的決議案。

這一決議不利于正在勝利進軍的中朝,事實也證明美方就是借和談而備戰反撲。提案通過第二天,杜魯門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要把美軍從250萬增加到390萬,在一年之內把飛機、坦克的生產能力提高5倍與4倍以上。

由于早有預料,為爭取掌握談判桌上主動權,中方主動發動第三次戰役。第四次、第五次的“拉鋸戰”使雙方對峙在三八線南北兩側。

戰場交困使杜魯門想要停戰謀和了。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直言在朝鮮戰爭中取得價值還不如付出的代價

1951年7月10日,雙方談判在開城開始。戰爭的另一種形式在談判桌上啟動了。

1951年,金日成來到北京同毛澤東商定談判的指導方針。【詳細】

 
不斷挑釁和平談判的美國人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美國人并不是真的想和平解決問題,這從一開始他們的傲慢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7月8日,雙方聯絡官首次會晤,美方聯絡官無視外交禮節,直入會場,以勝利者姿態坐在朝南位置上。因為按東方傳統習慣,面南而坐者為尊者或勝利者。

談判過程中,美方屢屢無事生非。7月11日,美方提出新聞記者采訪問題,雙方未達成協議。于是,12日,有“聯軍”記者的車隊因遭警衛人員阻攔而借機發難,拒絕談判。13日,李奇微提出恢復談判。接著,美方又借警衛人員誤入會場區,以不安全之名中斷談判。

美方還制造一系列破壞談判的武力事件:8月19日,中方警衛排長姚慶祥在開城中立區巡邏時遭美方武裝人員襲擊身亡;9月10日美機侵入中立區進行掃射;中朝代表團駐地與車隊連遭美機轟炸掃射……

屢屢“逃會”的美國人

1952年5月22日,哈里遜接替喬埃成為聯合國方停戰談判首席代表,拉開了美方逃會的序幕。

6月7日,哈里遜提議休會3天。6月17日第二次逃會,27日第三次逃會。

7月13日以后,美方連續單方面宣布休會7天,“逃會”第一次升級。9月28日,美方又單方面宣布休會10天,“逃會”再次升級。【詳細】

 
艱難的軍事分界線談判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停戰談判的核心問題是停戰劃界問題。軍事分界線的談判歷時4個月,從談判桌打到戰場,再回到談判桌。

強盜邏輯“海空優勢論”

一開始,美方不但堅決拒絕中朝方提出的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線,而且要求把分界線劃在中朝大后方,劃去中朝陣地以北共計1.2萬多平方公里土地。理由是著名的 海空優勢地面補償論——“聯合國軍”是陸海空參戰,空中海上占有絕對優勢,在三八線上停戰顯不出優勢,所以地面上要中朝后撤以示公平。

美方代表霍治振振有詞:戰爭進行時,平衡是有的,一旦停戰,平衡就失去了,因而我方要求你方地面部隊撤退一點,以恢復平衡。

中朝代表解方回答:既然你們說你方海空軍強,我們說我方陸軍強,我們是否可作這樣的設想:在停戰時,只讓雙方數目相等的陸軍停火,而我方多余的陸軍不停火,你方的海軍也不停止行動,這樣好不好?

解方的回答引起在場人員的哄笑。霍治也搭訕地笑了。

理屈詞窮,美方談判桌上沉默132分鐘

8月10日,美方首席代表喬埃提出:將‘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的考慮和討論到此終結。中朝首席代表南日立即反駁,喬埃聽后默然置之,會場一片寂靜。

喬埃和他的助手們一個個或抽煙,或在紙上胡亂涂抹,或抬頭直盯著中朝代表。中朝代表盡管非常憤怒,但卻冷靜沉著。

靜坐將近1小時,參謀席上的柴成文按預先方案,離開會場向李克農作匯報。李克農指示:就這樣“坐”下去。柴成文回到會場后,在紙條上寫下“坐下去”三個字傳給中朝代表。

這場“靜坐”一直僵持了132分鐘。最后,喬埃終于開口說話:我建議休會,明天上午10時繼續開會。【詳細】

美國人發動的“飛機大炮的辯論”失敗了

海空優勢補償論被批駁后,美方又不同意中朝“就地停戰”的新建議,提出如果30天里未簽署停戰協定,雙方確定彼時的接觸線為臨時分界線。

這意味著,美國人要發動戰場上“飛機大炮的辯論”了!

8月18日,李奇微下令發動夏季攻勢,停戰談判被迫中斷。

中朝早有準備。毛澤東早在7日就指出談判需經戰斗勝利配合,并須做破裂之軍事準備……談判需政治攻勢,特別是戰斗勝利相配合才更為有利。經過1個月的戰斗,中朝軍隊粉碎了“聯合國軍”的進攻,殲敵7.8萬余人。

9月20日,又吃了敗仗的杜魯門稱,美國愿盡一切努力促使朝鮮沖突獲得和平解決。 23日,李奇微致函金、彭,一面說拖延談判的責任在中朝,顛倒是非,一面提出復會。【詳細】

為了朝鮮人民的主權,坐到老也可以

10月25日,停止63天的停戰談判在板門店復會。美方不再提“補償論”,并同意以雙方軍隊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各后撤2公里。

但馬上,美方又重提停戰后要限制朝鮮修建機場。美方代表滕納說:如果你們期望我會把我方提案的那一部分取消,那么你們就會在這個桌前坐到老。

11月27日夜,李克農傳達毛澤東對談判的指示精神:原則要堅持,策略要靈活。只要涉及到朝鮮人民的主權問題,我們決不讓步!解方回敬滕納:坐到老也可以,必須拿掉。他指明這個問題是美國企圖干涉朝鮮內政。

美方這時又假惺惺地談起“中美友誼”來。中方則用美國霸占臺灣、轟炸安東等一系列事實對其進行了批駁。就這樣,一方堅持,一方反對,直到最后。

“三八線”還是就地停戰?

開城談判中朝方面首席代表:解方、鄧華、南日、李向朝、張平山

1951年8月中旬,志愿軍談判代表團李克農、鄧華、解方、喬冠華對美方關于軍事分界線的意圖進行了分析,認為要對方接受‘三八線’的方案是不可能的。……估計對方最后的盤子就是老實的就地停戰加上若干不大的調整

美方在“三八線”以北較中朝方在“三八線”以南占陣地略多。對方所占主要是山區,于軍事上有利而沒有經濟價值,而中朝方所占為平原,遭戰爭破壞較 小,經濟上有利。軍事上中朝方在“三八線”以北有陣地可守,在“三八線”以南可威脅漢城,也沒有什么不利。所以,無論是在“三八線”還是就地停戰,只是個 說法問題。【詳細】

 
到底誰不懂日內瓦公約?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1949年8月12日訂立的《關于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規定:

實際戰事停止后,戰俘應即予釋放并遣返,不得遲延。(第一百一十八條)戰俘在任何時候須受人道之待遇。(第十三條)

在這兩個問題上,是誰不懂日內瓦公約?

美方在交換戰俘問題上作文章

1951年12月11日,戰俘問題談判開始,中朝根據日內瓦公約和國際慣例,在戰爭結束后全部遣返戰俘的原則等五條意見提供討論。美方則連拋怪論:

“一對一”交換戰俘——當時雙方戰俘人數存在懸殊:美方俘13.3萬人,而中朝方面俘11559人。美方代表利比于是提出希望適當而公平的交換俘虜。 這一要求明顯違背日內瓦公約原則,當即受到中朝方批駁和國際輿論譴責。

“自愿遣返”——美方要將戰俘分為自愿遣返拒絕遣返兩類。而所謂戰俘不愿遣返不要回家,是美方早已派出的大批特務混雜在戰俘中,利用戰俘被迫刺上背叛祖國字樣或蓋上拒絕遣返血書指印后所產生的恥辱、顧慮等心理失常的結果。這些做法被志愿軍戰俘在戰俘營的多次暴力抵抗所揭露。【詳細】

是中朝方而不是美方在“保護戰俘”

1953年4月20日,板門店交換病傷戰俘的場景側面展現了雙方各是如何對待戰俘:

“一群美國記者蜂擁而上,在搶拍‘美國優待俘虜’、‘禮品豐富、滿載而歸’的鏡頭。不料,我們的戰俘傷病人員下車后,都立即脫掉敵人發給的軍服,并把所有敵人發的東西都統統地扔在敵人面前。”

此刻,滿載美方歸俘的救護車,也向敵人方向駛去。美方歸俘一律穿著我軍贈送的藍色工作服,滿面含笑,從敞開的車窗內探出身來,向我們遣送的工作人員,頻頻招手,高喊‘再見’!(志愿軍政治部主任杜平實錄)

美方“保護戰俘”了嗎? 1952年初,美國合眾社發自巨濟島第一戰俘營的電訊說:該集中營中心變成了一個恐怖之島暴亂、酷刑、暗殺交織成俘虜日常生活中的一幅恐怖的圖景【詳細】

相反,外國記者、中立國成員到過志愿軍管理的碧潼戰俘營調查,其收容有13個國家的戰俘,除了供應必須的物質生活,宗教活動、鍛煉身體的體育設施,都按各國戰俘的愛好,有比較完善的設備。

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活動——1952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碧潼戰俘營創造性地開展了一次“奧運會”。大幅的標語——運動會是通向友誼之路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標異常醒目顯眼。圖為參賽隊員方陣入場。

1952年5月7日,巨濟島第76號戰俘營的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扣留了美軍戰俘營長官杜德,要求:停止強迫寫抗議血書、大規模屠殺、使用細菌彈,停止所謂自愿遣返……美國因此事件大丟臉面,為了報復,克拉克任命新的戰俘營長官,在杜德釋放后,對76號戰俘營進行了大規模屠殺……【詳細】

 
未雨綢繆,中朝贏了“拉鋸戰”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美方“無限期休會”,中朝未雨綢繆

1952年10月8日,美方繼續在戰俘數字上玩弄花樣,最后宣布無限期休會。這意味著新的軍事行動。

11月5日,艾森豪威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一面喊“和平”,一面制定包括在技術上使用原子彈轟炸鴨綠江那邊基地同時在北朝鮮兩側海岸進行兩棲登陸在內的艾森豪威爾攻勢計劃

12月4日,毛澤東在鄧華的報告上批語道:應肯定敵以五至七個師在漢川、鴨綠江線大舉登陸,并在我后(方)空降,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他還交代,要做好新的戰爭準備,在這個節骨眼上迎擊敵人的作戰行動,力爭“有備無患”。

1953年3、4月間,志愿軍的兵力達到20個軍,180萬人,地面炮兵和坦克部隊入朝加強縱深和海岸防御火力,鐵道兵入朝搶修鐵路,加強了空軍、海軍訓練,全力支援朝鮮反登陸作戰的準備。

兩棲登陸實現不了,美國人又喊起了和平

盼著計劃順利展開的艾森豪威爾接到克拉克的電報,發現中共軍擴大了海岸防御的縱深陣地,差不多每個山頭都筑成了環形工事我們的登陸計劃恐怕難以完成

艾森豪威爾隨即對兩棲登陸計劃可能引起人力、財力的巨大壓力和時間上的拖延感到憂心忡忡。怎么辦?正如毛澤東分析:面孔已經板起,要就此轉彎,尚非其時,特別是他的‘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政策行得通與否,還要看看。

同時,艾森豪威爾又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借國際紅十字會通過的一項倡議病傷戰俘在停戰以前先行交換的決議,克拉克放出恢復會晤的信號,提議在戰爭期間先行交換病傷戰俘

毛澤東對此這樣分析:鑒于美國在聯大尚未死心,對戰場也未完全絕望,如果我們正式在板門店通知美方無條件復會,美國態度將是拒絕的居多……結論是一動不如一靜,讓現狀拖下去……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去世。蘇聯對朝鮮戰爭政策有了新的調整。

一個月過去了,美國沒有再玩新花樣。1953年4月26日,雙方代表這才回到板門店談判桌前。

李承晚堅持要北進,“金城反擊戰”一戰定結局

一心要破壞和平談判的李承晚對美國心懷不滿。4月24日,他聲明,如果簽訂容許中共軍駐留北朝鮮的停戰協定,他將脫離“聯軍”,單干、北進。艾森豪威爾沒有理睬他。

6月8日達成戰俘遣返協議后,李承晚又跳出來喊“就地釋放”“自愿遣返”。美韓方又有組織地在聯軍第五、六、七、九號戰俘營制造所謂“戰俘越營”事件。以此為名,先后將27000多人民軍戰俘編入南朝鮮的武裝部隊中去。

中朝方在停戰談判很可能被破壞活動拖延的背景下展開第三次夏季反擊戰——“金城反擊戰”。金城反擊戰從7月13日21時開始一小時內即全線突破。兩周內共擊敵反沖擊千余次,殲敵5余萬人。“首都師”、“白虎團”都在被殲之列。

經此一役,美韓最終無可奈何地接受停戰簽字,從而結束了三年零一個月的朝鮮戰爭和二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

艾森豪威爾是怎樣實施軍事計劃,又能開脫美國參戰責任呢?

一曰讓亞洲人打亞洲人,利用李承晚反對停戰談判幫他擴建部隊,將人民軍戰俘補到李軍中去;再是撤銷臺灣中立化,放蔣介石出籠,以朝鮮為跳板反攻中國東北。

二曰實施三齒耙捕龍的戰略對付中國。即一根齒從朝鮮出來,另一根齒從臺灣出來,第三根齒從印度支那出來。【詳細】

早在1950年志愿軍剛入朝,毛澤東就預見到這種局面。他對周世釗說:它(美帝)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以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面向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詳細】

 
結語

1951年7月9日,談判還未開始,毛澤東就指出:我前方部隊,必須鼓勵士氣,繼續英勇作戰,千萬不可有絲毫的松懈,不要作此次可以和下來的打算,而應作此次和不下來、還須繼續打、還須給敵人以大量的消耗和殲滅,然后才能和下來的打算。只有我們作了此種打算,才于爭取最后勝利有益處,否則是沒有益處的。

談判桌上得不到,戰場就要打;戰場上得不到,才回到談判桌上談。這是美國帝國主義本性的體現。也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中朝才最終贏得這場“拉鋸戰”的勝利。

 

相關話題

毛澤東時代農民的“中國夢”
從不畏強權到韜光養晦:前后兩個30年的外交戰略
毛澤東時代晚期的教育革命
毛時代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民醫療?
毛澤東工業化思想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