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Ksliu給筆者發來一篇美國《外事》(Foreign Affairs)雜志7/8月刊即將發表的文章,標題為:《通過力量恢復和平》,副標題為:“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辯護”,作者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文章洋洋萬言,筆者仔細研讀了幾遍,有不少驚人的發現。
●從文章的內容看,應該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外交政策宣言
開篇以四世紀的拉丁語短語“如果你想要和平,就為戰爭做準備”旗幟鮮明地亮明態度,而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更遠的二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他認為“通過力量實現和平——或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則通過威脅實現和平”。
緊接著,奧布萊恩搬出特朗普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的觀點:美國正在“履行其作為和平締造者的使命,但這是通過力量實現和平”。隨后,圍繞特朗普的這個觀點展開“辯護”。
奧布萊恩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形勢,他指出,過去一個時期,“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現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一個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對手”,所以當前“這種美國軟弱和失敗的泥潭呼喚著特朗普式的通過實力恢復和平,在與中國的競爭中,這種需求最為迫切”。
文章用了約1/3的篇幅闡述如何遏制中國,包括建議“華盛頓應該尋求將其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鉤”、“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并對任何可能對中國有用的技術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文章說,“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核武庫規模翻了一番:大規模、無法解釋和毫無根據的擴張,美國必須保持對中國核武庫的技術和數量優勢”,“三位一體變得更加重要”。奧布萊恩認為,美國應該重啟核試驗,而且要舉行一連串的核試驗,只有這樣,才能以實力與中國抗衡。
他說:“中國在高超音速導彈新武器方面遙遙領先于美國,這些武器的飛行速度是音速的五倍以上,并且可以在地球大氣層內機動。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將對這項關鍵技術進行大量投資。”
他特別強調,必須以“共同價值觀”為引領,聯合盟友伙伴共同應對“中國挑戰”。他說:“需要世界自由國家之間建立強有力的聯盟,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建立聯盟將與第一個任期一樣重要”,“美國應該將其太平洋外交重點放在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和韓國等盟友、新加坡等傳統伙伴以及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新興伙伴身上”,他主張“國會應該幫助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建立武裝力量,向它們提供美國長期以來向以色列提供的贈款、貸款和武器轉讓。特別是菲律賓,在與中國軍隊在南中國海的對峙中需要快速支持。海軍應該開展一項緊急計劃,翻新退役艦艇,然后將它們捐贈給菲律賓,包括在費城和夏威夷儲備的護衛艦和兩棲攻擊艦。”
他還在文章中呼吁:“海軍還應該將其一艘航空母艦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五角大樓應該考慮將整個海軍陸戰隊(18萬人)全部部署到太平洋,特別是減輕其在中東和北非的任務。美國在太平洋的基地往往缺乏足夠的導彈防御和戰斗機保護——國防部應該通過迅速從其他地方轉移資源來解決這一可恥的缺陷。”換句話說,美國的海軍陸戰隊,以后要全部用來對付中國。
奧布萊恩還建議:“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將加強總統層面對持不同政見者和可能挑戰美國對手的政治力量的關注。這一努力將建立在過去行動的基礎上,例如特朗普的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和其他高級官員會見了在中國尋求自由的活動人士,以及副國家安全顧問馬特·波廷杰(Matt Pottinger)在白宮用普通話向中國人民發表講話,并表達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鎮壓統治的許多擔憂。”
毫無疑問,奧布萊恩這篇文章,不僅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外交政策宣言,也是美國向中國宣戰的檄文,它將主導未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的基本走向。
●從作者的身份看,他應該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國務卿重要人選
筆者認為,如果特朗普今年勝選,奧布萊恩極有可能得到重用。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Ksliu也十分肯定地說:“如果特朗普當選,此人極有可能在政府擔任高職。”
首先,奧布萊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表現他的能力水平,并作為一種“投名狀”或“敲門磚”,以引起特朗普的重視。
其次,奧布萊恩在他2016年出版的《美國沉睡時:在危機中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一書中,批評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稱其試圖展現一個更合作、更鴿派的美國,他主張回到以“通過實力實現和平”為基礎的國家安全政策上來了,這個觀點與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主張臭味相投。
再次,奧布萊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擔任過重要職位,2018年5月出任國務院“人質事務”總統特使,曾經幫助特朗普保釋因攻擊指控而被瑞典關押的美國說唱歌手ASAP Rocky,特朗普曾經稱贊他的表現“非常棒(fantastic)”;2019年9月18日特朗普宣布提名奧布賴恩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安顧問)。特朗普對他的能力比較認可,而且私交甚好。
根據奧布萊恩的從政經歷分析,他極有可能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中擔任國務卿一職,因為他的外交任職經歷比較豐富。據網上資料,在小布什任總統時,他在美國常駐聯合國使團、美國國務院等多個外交事務崗位工作過,早期曾在聯合國安理會一個委員會任高級法律官員;他還曾在小布什和奧巴馬執政期間負責過美國國務院有關阿富汗司法改革的公共私營合作事務;2016年他又成為兩位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的外交政策顧問。彭博社稱,奧布萊恩的外交政策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特朗普的一致;《衛報》則認為,從奧布萊恩在之前的立場來看,他是一個傳統的共和黨鷹派人物,與特朗普第一任期國務卿蓬佩奧立場相近。
如果奧布萊恩擔任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國務卿,將成為第二個“蓬佩奧”,其對華態度將會更加惡劣。
如果奧布萊恩不能擔任國務卿,第二種可能是再次擔任總統國安顧問,因為輕車熟路。
●從作者的對華態度看,就是一個妥妥的強硬“鷹派”
在這篇文章中,奧布萊恩惡毒攻擊中國,他說:“中國經常威脅民主的臺灣;中國海岸警衛隊和事實上的海上民兵與美國的條約盟友菲律賓長期處于低強度沖突狀態,這可能會在南中國海引發更廣泛的戰爭;北京現在是華盛頓在網絡空間的頭號敵人,經常攻擊美國的商業和政府網絡;中國共產黨試圖通過取代美國成為電動汽車、太陽能、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關鍵領域技術開發和創新的全球領導者來擴大其權力和安全。為此,北京依靠巨額補貼、知識產權盜竊和不公平貿易行為……”他甚至誣蔑中國現任最高領導人“是自兇殘的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危險的領導人”。
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奧布萊恩早已加入美國智庫“全球臺灣研究中心”(GTI),擔任新成立的美臺關系工作小組的主席。他聲稱,很榮幸能加入GTI,負責這項重要任務,“GTI新成立的工作小組,能在美臺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
他認為:“臺灣每年的國防開支約為190億美元,僅占其年經濟產出的不到3%。下一屆政府應該明確表示,隨著美國的持續承諾,人們期望臺灣在國防上投入更多資金,并采取其他措施,例如擴大征兵。”
奧布萊恩在他的文章中稱贊特朗普在2018年取消了中國參加一年一度的環太平洋戰爭演習是明智之舉,同時批評拜登拒絕國會邀請臺灣參加2022年的演習“是一個必須糾正的錯誤”。
奧布萊恩認為,過去無論特朗普時代與中國打貿易戰,還是拜登時代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管制,還是對中國企業的一系列制裁,都不足以遏制中國的發展,只有全面切斷與中國的經濟紐帶,才能全面削弱中國國力,實現美國“通過力量恢復和平”的目的。
鑒于奧布萊恩過去的種種惡劣表現,2021年1月21日,中國政府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28名人員實施制裁,其中就包括羅伯特·奧布萊恩。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特朗普敗選,奧布萊恩不是枉費心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筆者認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奧布萊恩這個人以及他發表的言論,并進行針對性研究,早做打算,以便未來能夠積極主動應對中美關系的復雜局面。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今年特朗普敗選,奧布萊恩可能就沒有對中國下狠手的機會了。其實不然。還記得2020年拜登剛剛勝選時的情景嗎?我們很多同胞“熱切期盼”拜登對中國會比特朗普友好一些,因為他曾經在“北京姚記炒肝店”吃過飯。結果怎么樣?筆者于2021年1月11日發表文章《拜登新政府“應對中國”的關鍵詞來了:更加強硬!》,不僅沿襲了特朗普強硬的對華政策(加征的關稅至今一個子也沒有減),而且把中國設定為“頭號敵人”,還專門成立一個“中國問題委員會”,研究如何聯合盟友伙伴共同應對“中國挑戰”。
一位美國共和黨朋友告訴筆者,全面打壓中國和平崛起早已成為共和、民主兩黨共識和全民意志,國會通過什么法案都扯皮,唯獨通過反華法案都全票通過,沒有一絲反對的雜音,這是歷史罕見的。
毫無疑問,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無論誰勝選,美國政府全面打壓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國策不會改變。即便是拜登勝選,奧布萊恩的建議也可能成為拜登政府的部分策略,進入到拜登政府的第二任期。
再說,《外事》雜志不會亂說話的,該刊發表的文章一貫被視為研判美國政府未來政策走向的“風向標”。
我們不難判斷,一旦奧布萊恩在美國政府中擔任要職,必定會提出一系列更加強硬的遏制中國的措施,未來美國的對華政策必定走向進一步惡化,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只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兇狠,越來越沒有底線。
中國人民必須打消一切幻想,拿起斗爭的武器,與之戰斗到底!
請記住這個名字:羅伯特·奧布萊恩。
(原創,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