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建立。七十年來,尤其是前三十年,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中勇戰美國侵朝空軍,在福建、浙江沿海力壓國民黨匪幫空軍,在廣東、廣西沿海力斗侵越美國空軍,有力地保衛了新中國的領空和社會主義建設。
其實,在人民空軍建立之前的四十年,各自為政、相互爭戰的各路軍閥就先后建立過自己的“空軍”。
早在西元1910年,清政府把北京南郊的南苑皇家狩獵場改建為南苑機場。西元1913年,袁世凱的北洋軍閥政府在南苑機場開辦了南苑航空學校。西元1919年,北洋軍閥政府設立“航空事業處”(后改為“航空署”)。西元1921年,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也成立“航空處”,開始發展“空軍”。此后,云南軍閥唐繼堯、河北軍閥曹錕、四川軍閥劉湘、湖南軍閥何健、山西軍閥閻錫山、山東軍閥張宗昌、河南軍閥馮玉祥、廣西軍閥李宗仁、廣東軍閥陳濟棠、新疆軍閥盛世才和國民黨“中央”軍閥蔣介石,紛紛設立“航空處”、“航空隊”乃至“空軍”。 實際上,在西元1914年到1918年間西方國家為爭奪歐洲霸權而互相殺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空軍才第一次作為一個軍種投入戰斗,當時主要是用于空中偵察,并投擲小型炸彈,對搜集作戰情報、妨害敵方機動、擾亂敵國后方起到一些作用。因此,當年各路軍閥關注并建立軍事航空,并不算晚。但是,由于軍閥們的反動性和腐朽性,它們的“航空事業”也和其軍隊、政權一樣,成為搜刮、耗費人民資財和爭權奪利的工具,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當年各路軍閥的“空軍”中,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空軍”,是除了后來的國民黨“中央”軍閥的“空軍”以外,規模最大、最成形的一支。
奉系軍閥的“空軍”建設開始較早:西元1921年初,張作霖在其“東三省巡閱使署”內設置了航空處,派其參謀長喬賡云為處長,委派相關行政、技術人員掌握航空處各項事務,在沈陽東塔農業實驗場利用大片空地修建飛機場,并且購機組建航空隊。當年底,張學良兼任航空處長,派周培炳以代理處長負實際責任。西元1922年,創辦了沈陽航空學校。西元1923年9月,張學良又被任命為東三省航空處總辦。這航空處,下設航空學校、航空工廠和航空隊,以優厚待遇吸收、聘請南苑航空學校畢業的學生、外國飛行員、歸國留學生為飛行教官、駕駛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
航空學校由張學良兼任校長,聘請南苑航空學校畢業的飛行員萬咸章、陳海華等為飛行教官,并雇用多名法國、英國和白俄飛行員任教。航校飛行人員培訓共辦了兩期,學員主要從陸軍軍官與講武堂學生中選拔,入學資格限中學畢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者,學習期限兩年,課程以飛行為主,設有飛機構造學、發動機學、飛行學、航行學、氣象學等學科。飛行學習以“愛弗羅”小型飛機為初級教練機,學會單獨飛行后再學較大的“高德隆”、“布萊克式大維梅”等機型。隨后,張學良又分批選派一些人員到法國、日本等國留學,大部分學習飛行,少部分學習航空發動機和飛機維修制造。
航空工廠以留美學生邢啟新為廠長,留日學生周德鴻為副廠長。工廠設備在當時來說比較完備,主要負責修配、維護全部飛機。
航空隊共建有五個,分別命名為飛龍、飛虎、飛鵬、飛鷹、飛豹,委任南苑航校出身的章斌、伊利布、皮思良、趙延緒、趙翔陸為隊長。共有飛行人員六十多名,購進的戰斗機、轟炸機、偵察機、教練機、旅客機等五十多架。
西元1925年秋,奉系軍閥組建“東北空軍司令部”,張學良自任空軍司令。至此,東北奉系軍閥的“空軍”初具雛形。
西元1928年6月,奉系軍閥頭目張作霖被日寇炸死在沈陽皇姑屯車站,12月,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的張學良宣布“易幟”(將代表北洋政府的“五色”旗幟換成代表國民黨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即表示服從國民黨政府)。隨之,“東北空軍司令部”改組為“東北邊防軍航空大隊”。西元1930年夏,“東北邊防軍航空大隊”整改為“東北邊防空軍司令部”,張學良兼任司令,張煥相以中將參議官代行實際權力。這時的“東北邊防空軍”配備各型飛機兩百多架,是當時各派系軍閥中規模最大的空中武力。
奉系軍閥的“空軍”在十年時間內就在國內各路軍閥中獨占鰲頭,主要是由于西元1918年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閱使”后,以武力將東北三省控制為自己的獨立王國,而相對于軍閥混戰不休的關內各省,東北的地理位置和豐富資源保證了一定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開發,使張作霖的奉系軍閥團伙得以攫取較充裕的財力,加上經過“新式教育”、具有年輕人朝氣的“少帥”張學良喜歡“新鮮洋玩意兒”,對航空極為重視,大力促成。用張學良的話來說,奉系軍閥的“空軍”是用“三省的民脂民膏”堆成的。(西元1925年,代理張學良主持奉系軍閥“第三方面軍”一切軍務的郭松齡發動反對張作霖的軍事政變,兵鋒直指錦州,當時有人提出把停在錦州的三十幾架因傷損無法起飛的飛機毀掉,張學良說:“飛機是三省民脂民膏,留著吧,不必焚毀。”)
軍閥們建立“空軍”的首要目的,是在軍閥爭戰中作為“撒手锏”。奉系“空軍”建立后,參與過西元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戰爭、西元1926年奉軍進攻馮玉祥國民軍之戰、西元1927年奉軍爭奪河南之戰、西元1931年東北軍聯合“中央”軍閥蔣介石攻打軍閥石友三之戰。在這些軍閥混戰中,奉系“空軍”主要通過空中照像的手段偵察敵方陣地情況、兵力調動情況和后方增援情況,有時以轟炸破壞敵方陣地、阻撓敵方軍隊運動和后勤運輸,其初,由于飛行技術和戰斗技術很低,指揮組織和通訊聯絡機構不善,作戰收效低微,更多是對敵方的精神威嚇,后期作戰效果有所體現,尤其在對石友三的戰爭中起到一定作用。總的來說,軍事作用不太大,反倒給老百姓造成許多生命財產損害。
當年的軍閥部隊普遍缺乏良好的組織性和管理性,士兵有時近于匪徒,百姓稱為“兵匪一家”。奉系“空軍”雖為“新軍種”,但也不能免俗。 奉系“空軍”組織、管理能力低下,事故頻發。西元1925年夏季的一天,張作霖心血來潮,突然來到機場要看飛行表演,結果在編隊飛行項目中,兩架飛機相撞墜毀,飛行員李坦、曾學澤一死一傷;不久后的中午,機場的彈藥庫發生爆炸,當場炸死兩名庫員和幾個士兵,還殃及震壞了附近不少人家的房子;西元1926年在鄭州,一些飛行員隨意低飛,其中一架飛機撞樹墜毀,機上駕駛員白振林等三人全部燒死,另一架飛機的駕駛員欒敬孚被地面步槍射傷;西元1929年春,飛行教員潘大同帶領學員沈德玉練習“大維梅”飛機,擅自準許機場技工和家屬六人乘坐,不料教學過程中飛機發生失速,撞到地面起火,潘大同等七人被燒成了焦炭,只有沈德玉被甩出機艙,經搶救幸存;當年冬天,參加“防俄之役”的兩隊飛機,因未準備防寒措施和設備,竟然都被凍結,飛不起來了。
“空軍”人員享受優厚待遇,但部隊管理混亂,軍風紀松弛。后勤人員上班畫到,不干實事,打麻將成為日常“工作”;吸食鴉片成風,甚至飛機員中也有二十多個“癮君子”;戰斗勝利后發放“勝利獎金”,飛行人員獲得獨厚,錢多了,娶小老婆,逛窯子,花天酒地;西元1931年東北軍打石友三得勝,“空軍”司令張煥相不顧氣候惡劣和飛行員在北京休息幾天的要求,下令立刻返航沈陽,理由是“在京休息幾天,就會有不少人得花柳病,影響爾后的訓練”。
“空軍”高層人員慣于勾心斗角,爭權奪利。西元1929年“東北邊防軍航空大隊”組成,徐世英為大隊長,他的領導方法不善,本身飛行技術和軍事技術被飛行人員輕視,又排擠最初參與開辦航空的老技術人員,青年飛行人員也離心離德。當年底,張煥相實際掌握空軍權力,將“航空大隊”改組為“航空教導隊”,徐世英心有怨意,不上班,張煥相就給他一個命令:“既不上班,就禁止出家門;如果私自出家門,就逮捕送禁閉。” 這樣的“空軍”,除了在軍閥混戰中抖抖威風外,不能指望它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
西元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寇在沈陽向東北軍發起炮擊和進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部”參謀長榮臻卻向各部傳達了張學良發來的蔣介石“不準抵抗”的命令。次日天亮后,榮臻打電話指示“空軍”:“今天不準飛機起飛,以免出事。”日寇在進攻中沒有炮擊兵工廠、飛機場和飛機庫,而東北軍既未有組織地反擊日寇,也未疏散、撤離或者摧毀兵工廠和飛機場的設備、設施,尤其是“空軍”,當時正在高級訓練時期,飛機的武器裝備都是完整的,油料、炸彈也是現成的,這些完全可以起飛一戰,或者至少可以撤進關內,卻竟然都毫無作為。 最終,東北“空軍”所有的飛機,除了當時正停留在北平南苑機場的八架“愛弗羅”以外,其它兩百余架各型飛機全部為日寇所獲,東北“空軍”基本覆滅。用搜刮的“三省民脂民膏”換來的大量新式武器裝備,就這樣被“中央”軍閥蔣介石和東北軍閥張學良及其部下拱手資送給了日寇,成為日寇繼續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的兇器!
“九.一八”后,十年來用民脂民膏培訓出來的東北“空軍”飛行人員,大部分像一般流亡者一樣,擠著火車逃入關內。他們,后來多數被“中央”軍閥蔣介石的“航空署”留用,少數被新疆軍閥盛世才、四川軍閥劉湘、湖南軍閥何健、廣西軍閥白崇禧等高薪收入麾下。這些人混跡于國民黨“中央”軍閥和其它軍閥的反動腐朽政權下,除個別人(比如那個在機場犧牲于日寇轟炸中的高志航)參加過幾次對日寇空戰之外,絕大多數對抗日戰爭毫無貢獻。抗戰勝利后,他們中不少人成為國民黨蔣介石反人民政權發動內戰的工具。
這些人中有少數人,解放后成為人民空軍航空學校的教員,終于對國家和人民有所益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