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此條例規定了我國將實行軍銜制度。同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授予朱德等10人為元帥軍銜的典禮儀式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同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也舉行了授予將軍軍銜的典禮儀式。至1965年5月共有將帥1613位。在1613位將帥中,有8位歸僑將軍,即上將葉飛、中將莊田和盧勝、少將唐鐸、吳克之、葉松盛、曾生和陳青山。
◆葉飛
葉飛(1914—1999):福建南安人。原名葉啟亨。葉飛的父親葉蓀衛,原是南安縣的一個貧苦農民。由于生活所迫,在同家鄉的一位農家姑娘謝氏結婚幾個月后便告別妻子,跟隨同鄉漂流到菲律賓呂宋島的奎松省地亞望鎮謀生。后娶當地人麥爾卡托為妻。1914年5月,葉啟亨降生。1919年,葉蓀衛將5歲的葉啟亨送回故鄉。后葉啟亨一直由母親謝氏撫養。謝氏自己不曾生育,也一直沒有隨葉蓀衛去菲律賓生活,而是在故土苦撐家業,并把葉飛當成親生兒子一樣看待。1928年,正在廈門省立第十三中學讀書的葉飛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福建省委代理書記、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等職。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后曾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新四軍第一師副師長、蘇浙軍區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等職。建國后曾任福建軍區司令員、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交通部部長、海軍司令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當選為中共第八、十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
◆莊田
莊田(1907—1992):海南萬寧人。原名莊振鳳。父親莊魁運務農。1924年秋,為了謀求生計,17歲的莊田漂洋過海到了新加坡。不久被介紹到一家英國資本家開辦的橡膠廠做工。當莊田在看到資本家和工頭不顧工人死活,強迫加班加點時,常為工友“打抱不平”,結果被資本家解雇。后來經老鄉介紹,莊田到由荷蘭資本家經營的一艘“生計”號貨輪上當鍋爐工。“生計”號上的中共支部書記、老工人黃宜敦主動找他攀談,使他的思想覺悟逐步提高。中共黨支部經過近一年時間對莊田的考察教育,于1926年3月正式接納莊田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莊田被中共組織派到英國和豐輪船公司“豐平”號輪船任中共支部書記。1929年下半年,新加坡的中共組織負責人通知莊田立即回國接受新的任務。從南洋回到香港后的年底,莊田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步兵學校學習。1931年學成回國后,莊田被調入江西瑞金的紅軍學校任排長。后曾任紅五軍團第十三師三十九團政委、紅軍大學教導團政委等職。參加了長征。后曾任陜甘寧邊區考察團團長、桂滇黔邊縱隊司令員等職。建國后曾任云南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盧勝
盧勝(1911—1997):海南樂會(今屬瓊海市)人。原名盧家揚。童年時父母雙亡,由祖母撫育成長。1926年祖母病逝后,他便成無依無靠的單身少年。1927年春,他在家鄉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1928年2月,盧勝被組織調任樂會縣委交通聯絡員。這年夏天,國民黨軍第十師配合海南地方軍隊數千人發動了殘酷的軍事“清剿”,瓊崖區委決定農軍分散隱蔽,盧勝也在群眾掩護下從海口乘船潛往新加坡。到新加坡后,他在一家橡膠廠做工的同時,進合星學校讀夜校。1929年加入新加坡共產主義青年團。后被捕。1932年春,被英國殖民當局以“共產黨鬧事”的罪名再次逮捕。三個月后被驅逐出境。1932年秋,盧勝離開新加坡回國。在福建廈門與共產黨秘密組織取得聯系后,被安排在廈門地下交通站從事秘密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閩南紅三團班長、副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后曾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四團團長、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第三野戰軍二十三軍政委等職。建國后曾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軍政委、福建省軍區政委、福州軍區副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唐鐸
唐鐸(1904—1983):湖南益陽人。原名唐靈運。字金城。曾參加過五四運動。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因參加留法學生進占里昂中法大學的斗爭,于10月被驅逐出境。回國后投入大革命洪流,在中國公學商科學習。1924年被錄取為國民革命軍軍事飛行學校學生。1925年10月受廣州國民政府派遣到蘇聯,入空軍第二飛行學校學習。1926年在蘇聯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拒絕回國為國民黨政府服務,繼續在蘇聯空軍院校學習。后畢業于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航空軍械機械工程師學位,任蘇軍少校。1945年,在列寧格勒和加里寧格勒空戰中作戰有功,升任中校教官。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榮獲列寧勛章、紅旗勛章、蘇聯衛國戰爭勛章等多枚。1953年,周恩來到蘇聯參加斯大林葬禮,提出唐鐸回國問題。1953年4月9日,唐鐸終于告別了曾經生活28年的蘇聯,回到祖國。5月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黨委委員、空軍工程系系主任等職。1964年被調到遼寧大學任副校長。“文革”中被關押7年。1978年被平反后曾任中共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吳克之
吳克之(1911—1985):海南瓊山人。1925年初,年僅13歲的吳克之跟隨外祖父到南洋去謀生。不料剛到新加坡,外祖父卻不幸逝世,幸得到同鄉的幫助,才在一個橡膠園里當雇工。因年齡小,常受到工頭肆意辱罵。由于不堪忍受工頭的奴役,一年后離開了橡膠園,轉到一間雜貨店當店員。1927年,吳克之回到家鄉結了婚。婚后不滿三個月,吳克之又重返馬來亞當店員。1929年夏,因家庭處境困難,吳克之從海外回到家鄉。1929年秋考進瓊山縣師范學校,后被學校當局以“赤化分子”開除。后離家到廣州謀求出路,迫于生計,投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服役,曾擔任少尉排長和中尉連副。1937年七七事變后,吳克之在瓊山縣政警隊任隊長。后經老同學共產黨員符哥洛介紹,經黨組織的嚴格審查,于同年9月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第三中隊中隊長、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一總隊大隊長、瓊崖縱隊支隊長、瓊崖縱隊第一副司令員、瓊崖縱隊前線司令員兼政委等職。建國后曾任海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防化學兵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部副部長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葉松盛
葉松盛(1917—1993):廣東梅縣人。葉松盛出生后,其父親到印度尼西亞定居經商。葉松盛在家鄉讀完小學后,進入梅縣中學讀書,并自學英文。30年代初,葉松盛隨母親去印度尼西亞與父親團聚,繼續讀書。抗日戰爭爆發后的1937年,葉松盛放棄學業和家業,由葉劍英的早期同學、密友朱天任介紹,回到中國,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找到葉劍英后,葉劍英將他送到延安。1938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七團文化教員、新四軍第二師四旅十團總支書記、淮南路東聯防司令部特務營政治教導員、路東軍分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淮南軍區獨立旅第三團副政委、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特務團政委、第三野戰軍二十四軍炮兵團政委等職。建國后曾任解放軍空軍師政委、廣州軍區空軍副政委、解放軍空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曾生
曾生(1910—1995):廣東寶安人。原名曾振聲。父親曾庭杰先在一艘英國輪船上當廚師,后到澳大利亞悉尼做廚工。母親鐘玉珍一直在家鄉,除種田外還兼做裁縫。曾生出生后一直跟隨母親生活。1923年,曾生由在遠洋輪上當輪船管理員的叔叔帶領赴悉尼就讀。曾生到悉尼后,先是到一所教會辦的補習學校讀書,然后讀初中。初中讀完轉到商業學院學習。1928年,曾生從商業學院畢業后,與父親一起回到了闊別六年的故鄉。曾生回國后,先在廣州百粵補習學校補習中文,半年后考入中山大學附中預科。1933年7月,曾生由中山大學附中直接升入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系讀書。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曾生由中山大學畢業后,以曾子屏的名字向香港政府申請開辦了海員子弟學校——“海華學校”并兼任校長,以教師的公開職業作掩護堅持革命斗爭。后曾任中共海員工會書記、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渤海軍區副司令員、兩廣縱隊司令員等職。建國后曾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中共廣州市委第三書記、廣東省副省長、交通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陳青山
陳青山(1919—2003):福建惠安人。原名陳榮火。1923年,閩南一帶瘟疫流行,在家的三個哥哥接連病死,接著母親因經受不起接二連三的打擊,也離開了人世。已在馬來亞當黃包車夫的父親陳文清聞訊趕回故鄉,看到家庭慘狀,悲痛地抱上可憐的小榮火踏上了開往馬來半島的小油輪。1935年,陳青山入讀馬來亞著名的鐘靈中學。作為學運骨干參加“檳城學生抗敵后援會”,上街宣傳抗日救亡,組織義演義賣,把籌到的錢秘密匯到香港廖承志辦事處,援助中共抗日。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由馬來亞共產黨派遣到新加坡從事工運,擔任抗日救亡運動的總指揮。后被英國殖民當局監禁。1941年服刑期滿,被馬來亞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旋即回國。回國后參加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后曾任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第一總隊第四支隊政委、中共瓊崖西區地委副書記、瓊崖縱隊第三總隊政委、瓊崖縱隊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等職。建國后曾任海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廣東省軍區政治部主任、海南軍區副政委、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