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互聯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很多人天然的認為這個等式成立。真的嗎? 我問你:雜交種子+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成立嗎? 我又問:機械化+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成立嗎? 我再問:信息化+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成立嗎? 還有:智能化+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成立嗎? 農業,一直在與時俱進!但農民收入總體上講一直下?!農業機械化
2015-07-29
互動:58
【破土編者按】克強總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走了一遭之后,新一輪的創業風暴再次刮起。農民工創業、大學生創業、知識分子創業、國企工人創業……大家似乎又在創業中看到了新的賺錢希望。然而創業真的能成就夢想嗎?即便創業賺到了錢,這筆錢又真的是“資源優化配置”得來的,與工人的工作、勞工的壓榨沒有
2015-06-30
互動:38
互聯網與資本主義的邪惡聯姻約翰•福斯特 羅伯特•麥克切斯尼 劉俊 譯美國乃至全世界如今正處在“互聯網革命”——也曾被稱為“信息時代”——的美好20年之中。上一代人已經見證了通信方面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包括萬維網和寬帶,以及隨處可見且正在向高性能
2015-06-29
互動:59
用馬克思主義定位“新常態”(之一):檢驗趙 磊進入“新常態”后,中國經濟在表面上似乎波瀾不驚,甚至有趨于下行的壓力。然而,“靜如止水”的下面有如“新常態”這個詞所暗含的那樣:中國經濟的時空結構正在孕育著某種重大改變。比如:“一冷一熱,樓市股市”;“產能
2015-06-13
互動:73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悖論,就是一方面中國經濟下行,一方面民工荒加劇。按說經濟下行,對勞動力的需求會減少,為何中國又普遍性地出現了民工荒,以至于最近十年,農民工工資一直以兩位數增長?受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中國經濟經歷連續20多年的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后,終于落回到個位數,當前預期增長率只有7%,并且這樣的增
2015-05-12
互動:126
今天改革開放的中國,又出現了一個“武訓式”的校長莫振高,引起了人們對新中國教育方向的討論。在建國初期的1951年,在我國的知識分子中,曾經開展過一場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我認為這場討論的意義在于向我們提出了:新中國的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問題在當時許多教育工作者中
2015-03-23
互動: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