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論跡不論心”的角度,反內卷、拒絕加班當然是一件好事。
對個人、對企業、對市場,都是好事。
但履行一個多年未履行的義務,怎么還好意思大吹法螺呢?
可有人就是要用行動告訴你,臉這個東西是可有可無的。
這不,甚至連專屬詞條都整出來了。
而且諷刺的是,如果沒有某方面的壓力,大概還是濤聲依舊。
為什么不加班了呢?連現在市面上最水的AI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
贏了那么多次,這一局完敗。
落實勞動者的基本權益,還要靠外力施壓,該怎么形容呢?
我只能說很有特色。
“不讓加班”的很有特色,而那些到現在還強制加班的企業更有特色。
前幾天,一小伙在網上發布視頻稱,自己被廣東惠州某企業“強制加班”。
據這名小伙子自述,他是廠里的臨時工,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一個夜班之后,因為按照8小時工作制打卡下班,被以“未完成10小時在崗”為由抹掉考勤記錄,還倒扣3天工資。
這件事在網上流傳,其實已經好幾天了。
只不過熱搜榜忙著給大廠“不準加班”的新聞排班,顧不上看不見角落里的陰暗。
直到今天,這事兒才開始有了些熱度。
當然,目前還只是小伙子的“一面之詞”,真實性還有待捏造,哦,不,調查。
但無論真與假,正確的處理方式都應當是正面回應。
如果是真的,那該道歉道歉,該賠償賠償,改了還是好企業。
如果是假的,那也可以報警,可以起訴,讓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然而這家企業是怎么處理的呢?
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找到了這個小伙子和他親人的信息,并要求他刪視頻。
被拒絕之后,他們還采取了進一步措施。
目前,這個小伙子所有的視頻都已經被全部下架,甚至連賬號都搜不到了。
在全網喜大普奔迎接大廠“反內卷”的節骨眼上,鬧出了這么一檔子事,真是絕妙的諷刺。
有意思的是,涉事的這家企業,是蘋果公司原裝電池的供應商。
于是最諷刺的一幕出現了,許多網友給蘋果公司、蘋果CEO庫克以及歐盟有關組織發郵件“告狀”。
此時此刻我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我實在不知道該怎樣說出來。
算了,不說了,去對個賬緩一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