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是誰挑起了“朝鮮戰爭”?

每當提起抗美援朝戰爭,就有人以“朝鮮戰爭是金日成打的第一槍”為由,對抗美援朝提出質疑。但戰爭性質卻并不由誰打“第一槍”決定。正如日本右翼勢力費心竭力論證七七事變是中國軍隊打響第一槍,改變不了日本首先對中國發起侵略戰爭的歷史事實。

 

“朝鮮戰爭”名稱的政治含義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朝鮮戰爭”(或“韓戰”)這個名稱蘊含雙重含義:

第一,這表明美國和朝鮮是交戰雙方,美國和朝鮮發生了戰爭,美國進行記載便叫“朝鮮戰爭”,意為“我國同朝鮮的戰爭”。

第二,表明使用這種稱呼的國家深受美國控制,甚至自認為是美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評論戰爭時也完全站在美國立場上。我國毛主席時代一向稱“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或“美國侵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從不叫“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是南北朝鮮為實施國家民族的統一而引發的內戰基礎上,由于第三者的參與而演變成的一次國際性局部戰爭。在認同這一概念的基礎上,就可以明確回答:挑起朝鮮戰爭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率先干涉朝鮮內戰的美國帝國主義。

“我們的國家把榮譽獻給她的兒子和女兒,他們響應號召來保衛他們從來不知道的國家和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民族。”

——坐落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朝鮮戰爭老兵紀念碑”

 
如何看待金日成打的“第一槍”?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朝鮮當局從不隱諱“六二五”這一槍是他們打的,但這一槍是對李承晚“北進統一”的全面反擊。美韓宣染這一槍、強化這一槍的作用,再給朝鮮戴上“侵略”的帽子,成功地把戰爭責任推給了朝鮮。

李承晚打出“北進統一”第一槍

日本出版的《朝鮮戰爭中的日本人將軍》一書對韓國的“北進計劃”作了介紹。此計劃從大韓民國成立后,就在美日專家的幫助下開始秘密策劃。1949年3月計劃形成后,李承晚欣喜若狂地說:“如果美國人能供我們所需的武器,我們將向平壤開戰,殲滅朝鮮軍隊是毫無問題的。”

1949年夏季后,韓國基本上處于戰時體制,將實兵云集三八線,處于進攻態勢。為了試探朝軍防線的堅固性,在1949年北侵次數達2617起,其中 5月21日到26日向北方炮擊二萬多發炮彈。接著于27日用350名士兵試圖占領銀波山112高地和129高地,均被朝軍擊退。30日,不惜出動飛機掃 射,終于占領了112高地,并在這塊高地上建起47個火力點。

人心向北,“北進計劃”未能實現

“北進計劃”未能實施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韓軍的裝備雖好,但素質和戰斗力不如朝鮮人民軍,如1950年1月,韓軍三個師加美軍二個戰斗機中隊配合,向尚慶北道發起進攻,結果韓國人紛紛 倒戈,出現了“武裝叛變”事件。這迫使李承晚對軍隊實施一連串的“肅軍運動”,有4749名官兵因犯“赤色嫌疑”被處決,有8000多人被關押,韓軍戰力 大為削弱。

二是人心向北,不滿日偽統治。南方勞動黨組織不斷聯合左派群眾,反對武力統一計劃,配合北方召開全朝鮮各政黨團體會議解決和平統一問題,把李承晚的“北進計劃”攪得千瘡百孔。

污蔑朝鮮“侵略”,美國為出兵找借口

“侵略”一詞只適用于國家之間。朝鮮南北兩方從來都只承認有一個朝鮮,雙方無論是誰先采取行動,都不能稱為“侵略”。如同美國19世紀的南北戰爭一樣,不能說北方“侵略”了南方。

但朝鮮內戰一爆發,美國隨即操縱輿論誣蔑朝鮮北方“侵略”了南方。1950年6月28日,杜魯門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解釋說“共產主義已不局限于使用顛覆手段來征服獨立國家現在要用武裝的侵犯與戰爭。因此,美國要勇敢地承擔起保衛朝鮮的義務”。

威廉﹒恩道爾在其《金融海嘯——一場新鴉片戰爭》書中稱:

【按照華盛頓的觀點,“聯合國”采取干預行動的全部根據是北朝鮮的共產黨先動手,無端地大規模入侵南朝鮮,后來在所有美國官方的宣傳中都守住這個界限是很重要的事情。】

韓國的“北進計劃”:

原計劃在1949年7到8月間發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將10個師主力集結于三八線,在美軍(計劃時美軍未撤退)配合下,實施美韓聯軍直取黃海道西登陸作戰;

第二階段,美韓聯軍將在平壤地區粉碎朝軍,直進鴨綠江邊,統一朝鮮半島;

第三階段,在蔣介石軍隊配合下跨過中朝邊境線,對中國東北實施美蔣韓聯合“掃共作戰”。

——日本出版的《朝鮮戰爭中的日本人將軍》

 
為什么說美韓點燃了“朝鮮戰爭”?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美國需要挑起戰爭借機介入以回歸朝鮮半島。李承晚也只有發動戰爭,才能有借口把反對派作為“共諜”加以殺戮,保住權力,避免垮臺。戰爭開始時各方的報道盡管對“是誰放的第一槍”有爭議,但均認為韓國首先大舉進攻,并占領海州。

美國《美洲現代史》: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完全做好戰爭準備

美國在南朝鮮的全部活動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進攻北朝鮮。這一點美國自己也不加掩飾,1950年2月14日美國國會通過的援助法案表示,對南朝鮮的經濟軍事援助是為了朝鮮統一,“一旦南北朝鮮統一,這個援助將停止”。

1948年8月24日,李承晚集團和美國締結了關于建立美國指揮下的武裝力量的協定。

1949年6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博爾特表示“我感覺南朝鮮部隊的準備優于北朝鮮部隊,建立南朝鮮部隊和提供物質援助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撤軍后,仍有大量美國顧問在韓國軍隊中,一直配到營一級,且美國仍然控制著軍事指揮權,可以說這時的韓國部隊完全是美國傀儡軍。

韓國掀起“倒李”風潮,各界擁護金日成

1950年5月,韓國進行新的大選。李承晚政黨只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22席。

6月7日,朝鮮領導人向南北雙方人民發出呼吁,要求在整個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并且號召為此目在海州召開協商會議。

金日成的呼吁得到韓國各界廣泛擁護,卻遭到李承晚的拒絕。6月11日北朝鮮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韓國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吁書,被韓國逮捕。

當時的韓國掀起了一個“倒李”的風潮。除了李承晚等一小撮人以外,韓國的絕大多數人都同意和平統一的主張,包括韓國體制內的反對派。在這種局勢下, 金日成使用武力統一的可能性不大,而李承晚只有發動戰爭才能有借口把反對派作為“共諜”加以殺戮,保住自己的權力,否則就會垮臺。

各方媒體一致報道:韓國首先占領海州

1950年6月25日凌晨,戰爭爆發。各方媒體紛紛如此報道:

平壤:南韓的偽政府國防軍于當日凌晨,從三八線地區全線向北朝鮮發動了出其不意的軍事進攻。

韓國國家廣播電臺:南朝鮮政府軍正在節節勝利地向平壤推進,不久就將解放北朝鮮。

各國媒體:

1950年6月25日凌晨1時許,南朝鮮陸軍第一師(師長白寅樺“Paik In Yup”準將)部署在翁津半島的第17團部隊發動了閃電進攻,占領了三八線以北5英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道首府海州市。  6月26日美聯社、合眾社,以及當日《泰晤士報》、《曼切斯特衛報》、《每日電訊報》、《每日先驅報》、《芝加哥論壇報》均對此進行報道。

難道西方媒體乃至韓國媒體也被朝鮮操縱了?

美國第一時間介入戰爭,李承晚將反對派殺戮一空

6月25日戰爭爆發;26日,杜魯門命令美國駐遠東的海、空軍參戰,支援韓國國軍;27日,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派兵,并令美國海軍第7艦隊侵入中 國臺灣海峽。同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沒有蘇聯參加的情況下,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速度可謂之極快。

美國的戰爭決策是需要時間的。海灣戰爭的決策和準備花了近半年,侵略阿富汗的決策和準備也花了近一個月,為何這次反應如此迅速?

李承晚集團馬上開始的對反對派的大屠殺顯然也絕非倉促之舉。

美聯社2008年7月6日根據美國檔案局的解密檔案報道稱,在朝鮮戰爭初期的數周內,韓國軍隊和警察曾經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對左翼人士及其同情者進行殘忍的“大屠殺”,遭殺戮人數至少10萬。從朝鮮戰爭開始到1950年秋天,被殺害的人的尸體填滿了大約150座萬人坑。

1950年6月,美軍顧問團團長羅伯斯接受《時代周刊》采訪,宣布美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并表示“擁有10萬之眾的韓國陸軍在亞洲首屈一指”。

1951年4月,大邱虐殺處刑前的紀念留影。右側的憲兵指揮官,左側犯人手拿的小鏟用于挖自己的墓穴。

 
“蘇聯解密檔案”從反面證明了美韓挑起戰爭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有人一心要祭出“蘇聯解密檔案”這件通天法寶,以便將金日成和蘇聯描畫成一幅好戰的陰謀家形象。所謂“蘇聯解密檔案”疑點重重,反倒是美韓之間的“內幕勾結”白紙黑字、鐵證如山。

解密的“蘇聯檔案”疑點重重

關于“金日成在斯大林支持下挑起戰爭”的說法,源于在英國和美國播出的一份“蘇聯解密檔案”。此檔案疑點頗多。

檔案開始時說這是“師一級的行動方案”,可是后來的描述“軍事行動”顯然遠遠超過了這一規模。檔案中對韓國軍隊占領了三八線以北5英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道首府海州市只字不提,而當時西方媒體都廣泛報道的這一事件。

“第一手證明”還有1950年1月的兩份“蘇聯解密檔案”,但其內容只能證明在美國和李承晚集團一再武裝挑釁下金日成作了一定程度的戰爭準備。并且沒有找到為發動戰爭作準備的電報和會談記錄。

被破壞、偽造、選擇性公布的“蘇聯解密檔案”可信度有多高?

對蘇聯國家檔案庫進行大規模破壞的事有先例,比如在赫魯曉夫時代(尼·津科維奇《極端政治》);偽造標注著“惟一的一份”同時印有“絕秘”字樣文件的事確有先例,比如在戈爾巴喬夫時代(尼·津科維奇《權力與爭斗》);根據當時的政治氣候和政治目的有選擇地公布檔案的事也確有先例,比如在戈爾巴喬夫時代以及葉利欽時代(尼·津科維奇《二十世紀最后的秘密》)。

也許正如俄羅斯的學者所說:俄羅斯向來慣于虔誠地相信文件……唉,世界上不曾有過絕對客觀的文件。文件也是人寫出來的,而且經常要迎合當時的政治形勢。(津科維奇上引書)

同樣的“內幕勾結”也發生在美韓之間

1950年3月15日,在美國軍事顧問團的幫助下,南朝鮮軍事當局制定了名為《陸軍作戰命令38號——附陸軍防御計劃》的作戰計劃,其基本內容是所謂誘敵深入,‘在后退中尋機反攻’。該計劃經過不斷地完善,最終于6月19日被南朝鮮“國防部”定名為“SL-17”。據起草該文件的美國軍事顧問柯蒂斯說,后來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的想法即來自這里。(上引曹中屏、張璉瑰等編著《當代韓國史》

如果再聯系到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全面開始后那過于狂熱的表演,我們是不是有理由認為這其中也有著重大陰謀?

1990年代,沈志華取得蘇聯檔案館的解密檔案后,根據關于“朝鮮戰爭”的部分檔案,研究得出結論——“蘇聯參與策劃和發動朝鮮戰爭”。

 
結語

美國的武裝干涉朝鮮,使戰爭的性質迅速起了變化:對美國來說是一場侵朝戰爭,整個朝鮮戰爭也由其本國內戰變成一場許多國家參加的國際局部戰爭。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霸權主義無疑是造成戰爭擴大的原因,自然是這場國際沖突的罪魁。

 

相關話題

毛澤東時代農民的“中國夢”
從不畏強權到韜光養晦:前后兩個30年的外交戰略
毛澤東時代晚期的教育革命
毛時代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民醫療?
毛澤東工業化思想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