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部隊服兵役過去58個年頭了,歲月滄桑,在漫長的58年中,這段歷史給我鼓舞,給我前進的動力,我一直懷念這段歷史。
1968年初,我入伍當了解放軍戰(zhàn)士,很久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心中激情蕩漾。選擇從軍這條路,不是一時感情沖動所為,熱愛解放軍是發(fā)端于我的童年。
在我剛剛有記憶力的童年,冬季的一天早上,我醒來后聽到院子里人聲喧嘩,起床去看,是一群軍人,他們衣帽整齊,槍支彈藥整齊的放在墻邊,幾個人忙著做早飯。開飯時還給我舀了一碗香噴噴的小米飯。吃過飯,他們背著槍支彈藥排著整齊的隊到操場上去了。我很好奇,就跟在后面看,他們在村東面的一個打谷場上走步、唱歌,玩游戲。下午,住在幾個村里的軍人集合起來排著長隊向東南方向去了。我爸爸對我說他們是解放軍,路過咱這里,是咱窮人的隊伍。
幾天過后,就聽到隆隆炮聲日夜不停地從東南方傳來。一天,我大妗子挎著包袱帶著小孩來到我家,臉上掛有恐懼神色,說家門口打仗啦,村里的人都跑了,說是來避難的。皖北蕭縣的青龍集、李石林、永城縣的陳官莊這片地方,就是解放軍殲滅國民黨杜聿明集團的主戰(zhàn)場,距離我的村莊只有十多公里。槍炮聲是從這里傳出去的。
淮海戰(zhàn)役結束以后,家鄉(xiāng)解放了。村里來了土地改革工作隊,把地主的土地分給了窮人。好多的窮人還分到了地主的牛、馿和農(nóng)具。窮人翻身了,有飯吃、有衣穿了,再也不要過四處流浪討飯的日子了,我也上學讀書了,真好!窮人享受的這些美好生活,都是解放軍給打出來的。從那時起,我就十分的熱愛解放軍了,總想著長大了要當解放軍。
一
我入伍是到南京部隊,新兵訓練結束以后,把我分到了南字233部隊,即南京軍區(qū)后勤部的政治部下屬的食堂。領導安排我先下連隊半年,于是送我到了xxx軍用倉庫的勤務連。
軍用倉庫占地面積很大,在周圍走一圈有30華里,里面的庫房很多,汽車路四通八達,大樹參天,灌木叢生,百鳥朝鳳,就是坐飛機在上面也很難看到庫房。保衛(wèi)倉庫有嚴密的安全措施,倉庫外圍用三道鐵絲網(wǎng)攔著,中間一道網(wǎng)每天晚上放電。若大的倉庫只在南面留了人、車進出的大門,由勤務連設崗守衛(wèi)。
我所在的班有八位戰(zhàn)士,他們是江蘇,浙江來的年輕人,個個淳樸、善良。他們向我介紹連隊的情況,也談一些題外話。有位老戰(zhàn)士對我說,許世友司令員有時候來倉庫溜圈子,他若看到樹上的鳥兒就舉起手槍,砰的一聲鳥準落下來,槍法很準。他一提許世友司令員的名字,真是如雷灌進我的耳朵里。
許世友司令員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軍事家、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是我十分敬重的大英雄。許世友是南京軍區(qū)司令員。文化大革命期間,南京軍區(qū)派出的解放軍到江蘇、浙江、安徽、上海市支左起到了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生產(chǎn)的決定作用。
許世友司令員出生于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八歲出家到嵩山少林寺當和尚,習武八年學了飛檐走壁,煉就一身高強的武藝。他是一位老紅軍,1927年參加湖北省麻城起義,隨后參加創(chuàng)建鄂豫皖蘇區(qū)的戰(zhàn)斗。長征途中,他三過草地,1936年的4月,擔任紅四方面軍騎兵師師長,在人煙稀少的川西地區(qū),給紅四方面軍籌備了大批糧食、物資。抗日戰(zhàn)爭中,1942年擔任山東省膠東軍區(qū)司令員,率部多次挫敗日偽軍掃蕩,先后攻克、解放了威海、蓬萊、煙臺等地。1947年孟良崮戰(zhàn)役殲滅敵74師戰(zhàn)斗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1948年9月,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指定他擔任解放濟南戰(zhàn)役總指揮,結果只用八天就攻克了濟南,活捉到敵軍濟南戰(zhàn)役的總指揮王耀武。1948年11月, 淮海戰(zhàn)役拉開序幕。他奉命率領大部隊從山東夜襲徐州東碾莊的黃百韜兵團,在殲滅黃百濤兵團戰(zhàn)斗中戰(zhàn)功赫赫。在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戰(zhàn)斗中他身先士卒。他積極參戰(zhàn)抗美援朝戰(zhàn)爭,指揮若定,給抗美援朝的勝利貢獻了力量。
農(nóng)歷四月芳菲盡,我們連隊種的油菜收割后晾曬在門崗里面的場地上。一個晴天的下午4點多鐘,我們班在場上忙著脫油菜籽。這時一輛帆布頂?shù)谋本┘哲噺膫}庫里面開過來,車沒出大門,居然停在了打谷場東邊了。車上下來三位軍人,有兩位軍人拿著獵槍向東面樹上有一群麻雀的那里走去,一位中年軍人向我們走來。這時,我們的班長和兩位老兵都十分驚喜的啊了起來,“許司令員來了!”我們放下手中的農(nóng)具迎了上去,親切地圍住了許司令員。此刻,我激動的直冒汗。司令員墩墩實實的身材,1米7上下的身高,不彎腰,不駝背。穿一身半新的軍裝,一顆紅星頭上戴,五星紅旗掛兩邊,腳穿一雙半舊的解放鞋,顯得又整潔又樸素。司令員那慈父般溫柔的眼光瞧著一個個戰(zhàn)士。他開口沒問我們連隊的伙食搞得怎么樣,而是問:“你們都參加文化大革命了嗎?”聲音是那樣的平和,語氣揚著親情,透著關心和愛護。我們都實事求是的回答:“參加啦!”許司令員聽到我們的回答,“噢”出聲來,臉上顯出滿意的表情。他又接著說:“毛主席叫你們干什么你們就干什么,毛主席不叫你們干什么你們就別干什么。”:“一定記住司令員的安排。”我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的班長說,祝司令員身體健康!我們都跟著說:“祝司令員身體健康!”司令員的手動了一下,示意你們干活吧。他轉過身去招手那兩位軍人上車。于是,車開出了崗門向南京市駛去。我們目送司令員的車一直消失在視線中才肯罷休。
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琢磨司令員的話大有深意。毛主席發(fā)動億萬人民群眾參加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鞏固無產(chǎn)階級專政、建設好社會主義的重大運動。許司令員下車見我們,向我們了解、調查參加文化大革命的情況,一是他愛兵如子,想著戰(zhàn)士,再是他緊跟毛主席,把防修、反修當成頭等大事念念不忘,更是他強烈愿望中國要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永不變色。
許司令員相信毛主席,緊跟毛主席,是他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信仰。1936年以前,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在川西屢戰(zhàn)屢敗,許司令員是紅四方面軍的。1936年以后,他在毛主席領導下,毛主席指揮的革命戰(zhàn)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解放以后,毛主席領導了對工業(yè)、農(nóng)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公有制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蓬勃發(fā)展,中國成功爆炸了原子彈,國防力量日益強大。廣大人民群眾有吃有穿,安居樂業(yè),喜氣洋洋。實踐使他深刻認識到毛主席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毛主席為中國人民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是走向富強的大道。所以他教導我們要聽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好好干。
許司令員諄諄教誨我們“毛主席叫你們干什么你們就干什么,毛主席不叫你們干什么你們就別干什么。”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是中國人民生存之計,發(fā)展之計,富強之計,我永不忘記司令員的安排,要寫在紙上,永作紀念。
二
1968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門崗打來的電話,通知我去門崗接母親,說母親來部隊看我來了。我感到突然,這件事家中沒來信通知我,母親不識字,又沒出過遠門,從老家皖北到南京要轉幾次火車,南京長江大橋還沒通車,要在江北浦口坐輪渡過江才能到南京,我所在的軍用倉庫又是保密單位,母親怎么來到的呢?我急忙到大門口見到了母親,問:“娘,你是怎樣來到這里的?”母親見到我很高興,他笑著說:“一路上碰到的都是好人幫我指路,在南京下關火車站見一位軍人,我把你寄給家的信給他看了,他馬上叫了一輛腳蹬三輪車,安排了行動路線,就把我送到這里來了,好人真多。咱農(nóng)村也都在學雷鋒做好事。”聽到母親這么說。我的心才輕松下來。
母親休息了兩天,我要帶母親去看病。母親在舊社會里受苦受難,身體很不好,從我記事的時候起,就見母親每年都要犯心口疼的病,疼起來胸口發(fā)硬,全身冒汗,坐臥不安。我曾經(jīng)陪母親到徐州、我商丘、鄭州就醫(yī),也沒有個結論。我到單位開了介紹信,到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已經(jīng)是上午10點多鐘了。一位軍醫(yī)內科醫(yī)生給母親看病。母親農(nóng)村人穿著,旁邊站著我這普通戰(zhàn)士,醫(yī)生那和善的眼光瞧著我們問,以前患過什么病嗎?母親就把犯心口疼的病說了,醫(yī)生做了詳細記錄,就開始檢查了。他仔細地按母親的胸口,眼睛就像在沙土窩里找繡花針似的,足足按了十幾分鐘才說,胸口的左下方有個包塊。母親說,犯起病來就是先從那里疼起的,引發(fā)整個胸口都疼。下班的時間到了,別的醫(yī)生都走了,這位醫(yī)生卻到x光室給我母親做胸部透視檢查,左、右、前、后反腹檢查。隨后把診斷結果寫在了病歷上,告訴我們,包塊是胃痙攣病留下的后遺癥。給母親提了幾點建議:不要生氣,不要受涼,吃好消化的食物,注意身體保暖。然后又開了藥,又沒叫我拿錢,全是公家包的。我心里有不盡的感謝之情,多謝醫(yī)生,我這樣說。醫(yī)生說不要謝??此谋砬楹茚屓?。中午12點了,醫(yī)生我們三人才走出醫(yī)院大門。從那以后母親再也沒有犯過胸口疼的病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位醫(yī)德高尚的醫(yī)生,依然使我肅然起敬。
三
11月的一天,政治部秘書科一位同志到連隊把我接回到政治部的食堂。在食堂就餐的是政治部機關干部,。政治部雖然有100多名干部,在食堂就餐的就是幾十個人,其余的出差在外。就餐人員是飯票就餐。中、晚餐都是四菜一湯,誰想吃什么菜就買什么菜。食堂有四位職工,他們都是從南京市各大飯店聘請來的技術工人,虞新華師傅專管菜鍋、紀師傅專管切菜、配菜,王師傅專管饃、飯,白師傅專管雜工。司務長鄭寶康是軍人,他已經(jīng)到地方支左去了,加上我一個戰(zhàn)士是五個人忙廚。給我的任務是買菜、管賬、保管和幫廚。我每天早晨3點半鐘蹬三輪車到南京市新街口以南路西面的菜市場去買菜,回來以后,一邊干活一邊向師傅們學技術,他們都熱情指點我,我們之間很親密,關系很融洽。
1968年元旦之前的一天,秘書科發(fā)來一張晚上的戲票,師傅們都要我去看戲,他們的家在南京市里,下班后都忙著回家了。演出是在鼓樓那邊的南京軍區(qū)大禮堂。我到禮堂対號入了座,已經(jīng)坐無虛席。演出團隊是江蘇省泰縣、海安、如皋三個縣的貧下中農(nóng)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他們是打著民擁軍的大旗來部隊慰問演出的。他們不是專業(yè)劇團的演職員,而是一家一戶表演的短小精悍的劇目。上臺演出不化妝,也不穿戲衣,更沒有道具,而是身著樸素的便裝,一身農(nóng)村人的打扮。演出的劇目有大合唱“一條大河波浪寬——”、“北京的金山上——”、“老兩口學毛選”、“奶奶、孫女逛南京”、“母親、女兒跳忠字舞”等。演出劇目一個接著一個把觀眾的情緒推向了高潮,全場不斷報以熱烈掌聲。演出就要結束的時候,一位軍人手提著包走上舞臺,全場立刻掌聲雷動,許世友司令員上臺了,司令員首先和列隊演員們一一親切握手,又從包里掏出毛主席像章贈送,演員們接過毛主席像章馬上給司令員致敬禮。此刻,臺下的觀眾都站了起來,掌聲拍的震天響,軍民關系乳水交融的場面熱烈非凡。這是許世友司令員深深扎根在人民群眾之中的真實場景。司令員日理萬機,他即要抓軍隊,又要抓地方,派出解放軍到地方支左,就是要把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穩(wěn)定國家的安定團結,把國民經(jīng)濟搞上去。在百忙之中還抽出時間來與貧下中農(nóng)見面。相比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官僚們看的不是人民是財富,是如何盤剝老百姓,是去屠殺印第安人以固化他們的富貴。咱老百姓能不把許世友司令員當親人嗎?舎此,咱老百姓還有親人嗎?咱老百姓能在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里從事生產(chǎn)勞動,從事工作和學習,是多么的幸福!這幸福生活不正是毛主席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給創(chuàng)造的嗎。
回到單位,許世友司令員高大身影久久在我心中晃動,老一代革命家的心始終連著人民,想著人民,不辭辛勞,兢兢業(yè)業(yè)為人民服務,不謀私利。許世友司令員是高尚的共產(chǎn)黨人,要對他畢恭畢敬,要好好向他學習。
四
1969年春天,我卸掉了采買工作,相對輕松了。食堂又來了一位戰(zhàn)士盧再勇。在這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盧再勇的愛人胡德蘭和我家屬徐翠蘋從皖北蕭縣來到部隊探親。清明節(jié)前的一個星期天,盧再勇我們幾個人一道去了南京市南郊的雨花臺,借休息日給革命烈士掃墓。在雨花臺,看到在皖南事變中犧牲的烈士項英(新四軍政治委員43歲)、袁國平(政治部主任35歲)、周子昆(付參謀長40歲)的墓碑。他們是參加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井岡山斗爭、爬雪山過草地走兩萬五千里長征路過來的英雄。我們在烈士墓前佇立,心情沉痛,三次躬身,向烈士致敬!
項英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來去了蘇聯(lián),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革命理論?;貒院笫枪と诉\動的著名活動家,1931年擔任蘇區(qū)中央局代理書記。中央紅軍長征走后,瞿秋白、何叔衡、項英、陳毅、譚震林、鄧子恢等紅軍領導人和一大批紅軍指戰(zhàn)員留在南方堅持了三年艱苦的游擊戰(zhàn)爭。正是這一大批優(yōu)秀的紅軍,成了后來新四軍的骨干力量。
1935年,日軍吞并東北四省,又繼續(xù)吞并了整個華北,肆意屠殺中國軍民。國民黨不抗日,何應欽反爾同日軍梅津美治郎簽訂了《何梅協(xié)定》,中國在河北和東北的主權完全喪失。1936年的12月,蔣介石及其高級將領坐鎮(zhèn)西安指揮圍剿陜北抗日的紅軍。這樣,激起了廣大愛國軍民強烈憤慨,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fā),蔣介石被逮捕。身陷囹圄的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共產(chǎn)黨提出的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的主張,才得以釋放回到南京。此后,國、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出現(xiàn)。兩黨協(xié)商同意組建抗日的新四軍,項英任新四軍政治委員,委任葉廷為軍長。蔣介石抗日的招牌是掛起來了,但他心存滅共不改,在日軍已經(jīng)侵占了我中國半壁山河的形勢下,1941年的1月4日,蔣介石的大批武裝部隊在皖南山區(qū)的茂林圍剿我正在轉移北上抗日的9000多新四軍將士,我8000多人在國軍的槍口下殞國,突圍出去的只有1000多人。項英、周子昆、警衛(wèi)員三人攜袋子躲進了赤坑山蜜蜂洞,袋子里是新四軍的全部錢幣,警衛(wèi)員殺害項英、周子昆后攜袋子逃跑了。袁國平身負重傷而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先是關押在江西的上饒,又轉移到廣西的桂林,再轉移到重慶的渣滓洞二號牢房關押。葉挺將軍在這牢房的墻壁上憤筆題下的《囚歌》義正詞嚴,展示出他威武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jié)和奮斗到底的精神。
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得知皖南事變后義憤填膺,給何應欽《國民黨陸軍總司令、總參謀長》打去電話:你們的行為使親者痛仇者快。你們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應欽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次日凌晨,周恩來將滿腔悲憤凝于筆端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新華日報】連夜開印,在天亮前發(fā)往重慶全城,使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烈士們是在抗日烽火中拋頭顱灑熱血的,沒能看到五星紅旗在天門前高高飄揚,留下終天之恨。我們幾個人在烈士墓前扼腕嘆息。抗日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抗日戰(zhàn)爭十分艱難的時期,黨中央最擔心的是皖南新四軍的情況。毛澤東早已覺察到國民黨蔣介石反共動向,認為新四軍軍部擺在江南涇縣彈丸之地的云嶺是很危險的。皖南事變前一年多的時間里,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曾幾次從延安發(fā)電報給新四軍總部,要他們迅速向長江北轉移。就在1940年1月18日、28日,毛澤東和王家祥致電項英、葉挺時強調:“你們主要出路在江北,雖已失去良機,但仍非力爭江北不可,”并要求他們“須秘密準備多數(shù)度江,為緊急時用。”同年12月26日,毛澤東對項英提出尖銳的批評:“中央還在一年以前即將方針給了你們,即向北發(fā)展,向敵后發(fā)展,你們卻始終借故不執(zhí)行。”
新四軍領導人只所以借故不執(zhí)行中央軍委的指示,是受到王明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影響,或者本身就有右傾情緒。
國共合作以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黨中央制定了我黨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要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但是,共產(chǎn)黨內仍有些人的右傾情緒嚴重,給黨中央唱反調。王明1937年11月從蘇聯(lián)回國后,任長江局總書記期間,他只看到國民黨表面的強大,共產(chǎn)黨弱小,斷定抗日戰(zhàn)爭必然是國民黨的勝利,擅自以中央的名義發(fā)表許多錯誤言論,反對共產(chǎn)黨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主張一切要經(jīng)過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切服要從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產(chǎn)黨發(fā)展武裝力量要經(jīng)過國民黨的批準,共產(chǎn)黨的武裝力量要服從蔣介石的指揮。王明推行的右傾路線在黨內有一定的市場。主持新四軍全面工作的項英對中央軍委的指示猶豫不決,拖延了新四軍軍部轉移時間,使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一失足成千古恨。
皖南事變,給了王明一記響亮耳光,自此,王明路線在黨內劃上了句號。共產(chǎn)黨在井岡山斗爭的失敗,是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否定毛澤東的結果。相比井岡山斗爭失敗的損失,皖南事變的損失同樣是巨大的。皖南事變使共產(chǎn)黨人醒悟到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法寶,中國革命離不開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說過,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到,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xù)戰(zhàn)斗了。皖南事變后,黨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1941年1月20日,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劉少奇任新四軍政治委員,下屬7個師編制。從此,新四軍在毛主席軍事路線指引下,剪斷了蔣介石捆綁在身上的繩鎖,在蘇北,在予、皖、湖北等廣大地區(qū)蓬勃發(fā)展起來,創(chuàng)建成了英勇善戰(zhàn)的鋼鐵大軍,成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中堅力量。
我們幾個人在雨花臺給烈士掃墓深刻體會到,按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進就是勝利!偏離毛澤東思想另搞一套,必然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什么叫現(xiàn)實?這就是現(xiàn)實。什么是真理?這就是真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