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長子,新婚不久便主動要求參加了抗美援朝,并擔任志愿軍司令部的俄語翻譯和秘書。1950年11月25日,美軍轟炸機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正在作戰室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
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被批判。于是,有人開始搬弄是非,說這是毛主席因毛岸英之死公報私仇。
這種說法十分可笑,根本經不起推敲,也是站不住腳的。
回顧歷史,毛主席是一個胸懷極其廣闊的人。革命初期,他曾受到陳獨秀、王明、博古等人的排擠。但是,毛主席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從沒有喊過冤屈,更沒發生過“報私仇”的事情。
想當年,蔣介石對毛主席恨之入骨,竟三次授意去挖毛家的祖墳。按理說蔣介石干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毛主席應該與其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了。可是,解放軍打過長江,占領了奉化,戰士們義憤填膺,要挖蔣介石家的祖墳。毛主席聽說后,不但堅決反對,而且明確指示要保護好蔣家的祠堂及所有財產。
無人不知,在革命的道路上,毛主席犧牲了6位親人,其中5人倒在了蔣介石的屠刀下。這是何等的血海深仇,但是,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毛主席不計個人恩怨,不僅答應了蔣介石提出的四個要求,并邀請他回家看看。
1965年7月,毛主席又親筆寫下一首《臨江仙.寄友》,其中兩句是,“我今尋老友,把手話心扉。”
這又是何等的胸襟,蔣介石看后由感而發:我不及毛澤東。
面對毛主席大海般的胸懷,我們不妨想一想,老人家對蔣介石都能放下仇恨,難道會因為毛岸英的犧牲去報復生死與共的親密戰友嗎?
這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事情。
1951年2月,彭德懷回國向毛主席匯報朝鮮戰況時,特意向說明了毛岸英犧牲的經過,并滿懷愧疚地表達了歉意。
盡管毛主席心如刀絞,但他依然強忍著悲痛安慰彭德懷說:“戰爭總是會死人的,那么多的志愿軍戰士都犧牲了,岸英只是他們當中的普通一員。”
看得出來,毛主席對毛岸英的犧牲,并沒有絲毫責怪彭德懷的意思。不僅如此,還聽從了他的意見,把毛岸英同千萬個志愿軍烈士一起安葬在了朝鮮。
事實證明,毛主席不但沒有記恨彭德懷,而且還予以他國防部長的重任。1955年,彭德懷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由此可見,那些造謠污蔑毛主席對彭德懷公報私仇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這些人若不是居心叵測,起碼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