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贏學概論:想上臺,不贏學怎么行?

李建秋 · 2025-04-07 · 來源:李建秋的世界|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從2014年開始關心國際政治到今天,其實看了不少所謂的“外國政治學名著”,也看了很多所謂的國際政治大師的論文,然后出了特朗普,然后一幫大師們驚慌失措,這就很有意思,從大師的角度來說,美國有一些事情是不該發生的,但是發生了,有一些政策是不該出的,但是出了,這段時間各式各樣的新聞更是如此,大師們解決不了,那我嘗試解決一下。

  贏學為什么會出現?

  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選票整治下,首先是上臺,臺都上不了,談什么實現政治理想?米爾斯海默嗶嗶了半個世紀,依然是政壇邊緣人,倒是薩克斯好歹還參與了一些。

  贏學要出現有幾個基本前提:

  第一,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

  第二,選票政治。

  第三,有贏麻的歷史。

  第四,有即時滿足的渴望。

  第一點很好理解,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其中生理需求是基礎,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生產力極大提高,對于各國來說,基本的生理需求已經不再是問題,更何況這是美國。

  選票政治也很好理解,如果一個國家是精英執政,那么該國無論如何民粹,民眾如何想贏麻,對現實政治根本一毛錢影響都沒有。

  第三,這個比較重要了,也是區分歐洲和美國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相對于美國,歐洲贏麻的氣氛就差一些,只有一個國家例外,就是英國,對于現代政治最重要的兩個事件,一個是冷戰,一個是二戰,這奠定了今天的政治格局。

  英國是美國的先聲,美國是英國的繼承,大英帝國也曾經擁有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打贏了一戰,打贏了二戰,莫名其妙贏得了冷戰,丘吉爾才能和羅斯福站一起,撒切爾才能和里根站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想要再次贏麻,那自然是非常合理了。

  只要回顧一下英國脫歐的歷史就很清楚了:英國人認為,英國今天變成這樣,都是移民導致的。而美國人認為,美國今天變成這樣,都是外國導致的,在這一點上英美是站在一起的。

  所以英國要脫歐,所以美國人要摒棄國際自由貿易,原因都是一模一樣的。

  注意,贏麻不是本身的贏麻,有人立即會想到,英國在二戰后幾乎丟了所有的殖民地,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這不重要,因為贏麻是一種心里感覺,而不是實際發生了什么。

  第四點,即時滿足的渴望。今天我在社交媒體上闡述了贏學的精髓,有人反駁說:“不過人心似水,昨天贏麻了,今天通脹起來,一樣有特朗普的好果子吃,民主黨當初還不是意識形態入腦,但還是丟掉選舉的。”

  這話表面上沒錯,但是仔細想一想,一個總統任期只有四年,人只能活不到100年,龜才會享壽萬年,能贏麻不贏麻,這不浪費?

  更何況美國人講究的是即時快感,奶頭樂在美國盛行這么多年,你讓美國人當做題家?搞笑呢?為什么美國毒品泛濫,不也是這個原因?

  因此贏學的精髓在于:

  如何讓人民贏麻。

  如果讓人民最快的感受到贏麻。

  如何讓人民最快的,低成本的感到贏麻。

  一發入腦,這才是民眾最想要的。

  這是贏學的基本邏輯。

  為什么心理要比實際更有用

  特朗普是一個現象,反映的是美國人民的心理感覺而不是實際。

  人這種動物,總是回避困難的,而享受及時的快感,《聞香識女人》有一句著名的臺詞: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是清楚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清楚,但我從不走。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太難了。

  解決美國的問題不在于承認問題,而在于推卸問題。

  舉個例子:美國的數學戰爭。

  1957 年 10 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1”,把美國人搞慌了,全美都興起了對理工科教育的熱潮,數學作為最重要的學科也得到了重視,數學家一開始想在中小學數學里面添加現代數學抽象概念,從實用算術一步跨到抽象概念,步子太大扯到蛋,沒搞幾年,失敗了。

  失敗了以后就開始“回歸基礎”,從70年代到80年代,全美的數學成績一跌再跌,大學入學標準一降再降,全美國際數學評比慘不忍睹。

  于是,數學戰爭開始了。

  80年代的美國發展出一個奇怪的教學辦法:建構主義數學教育。它和傳統數學有什么不一樣?

  傳統數學:老師教科書教,學生要完整的理解定義和概念,還要背誦記憶,以及做大量的練習題,要先發展計算的技能,才能理解數學概念,是的,就是中國小鎮做題家的那種。

  而建構主義數學教育認為:教育不是被動接受的,老師是協助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學生不需要背誦公式,無需要練習大量的習題,而是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提供適當的問題情景或實例促使學生反思,從而讓學生最終通過其主動的建構獲得新的認知。數學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挑戰且有刺激性,學生可以自己推導出矩形面積公式,可以自己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數學革命開始了,至于結果嘛……只能說想法是好的,實際執行:學生確實在課堂上熱烈討論,確實活躍,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無效的,明明數學公式就擺在那,非要重新發明輪子。

  經常不是有人拿著原生家庭說事的,我剛好有兩個娃,你問我娃想要什么,我娃想要的就是天天玩,不學習,不想上課,就玩,這就是娃的愿望。至于什么長大了當科學家,當宇航員------相信我,糊弄爹媽的。

  實際上這突出一個核心問題:教育是不是痛苦的?學習數學是不是痛苦的?教育界就是想回避痛苦,讓孩子們非常輕松的就能完成數學教育。

  那后來成果就顯而易見了。

  這個事情還沒完,在美國數學問題成堆的時候,以紐時為代表的左派又搞出一個新概念:

  《代數是必要的嗎?》

  《考試狂熱的麻煩》

  所有的這些文章都指向一個核心:為什么要讓小孩去受苦進行教育呢?

  而當身份政治和數學相結合后,終于出現了這種怪胎:

  《“數學是種族主義“”人群在西雅圖和波特蘭肆虐》

  如上,如果說美國的保守派在搞宗教來迷惑美國人,讓美國人相信地球只有六千年歷史,那么進步派同樣在迷惑美國人,黑人的問題不是黑人的,黑人學不好數學都怪種族主義。

  同理:美國的制造業外流不怪美元的霸權,也不怪美國的教育不好,也不怪基礎設施稀爛,都怪黑心的資本家和深層政府。

  這時候我們再引入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制度決定論”,進行三段推理,那么今天的美國成這個樣子,就非常一目了然了:

  第一,美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制度。

  第二,很顯然,美國制度不會變的。

  第三,既然如此,那我辛苦學數學原因是什么?反正躺著都能贏。

  再結合美國的過去,比如說萬斯的老媽,什么都不懂,家里能年收入10萬美元,這是萬斯自己在自己的書里面講的,就萬斯老媽那樣子都能年收入10萬美元,這美國人不是贏麻了?

  如果是制度促進了美國的偉大,美國人無需吃苦,無需承受更多。美國會天生的贏,一直贏,贏到死。

  如果不能贏,那不怪美國,都怪外國。

  政治主流同樣的在促進反智主義

  實際上別說美國,歐洲的政治主流也在促進反智主義,民粹主義,編造各式各樣的話術來迷惑大家,這個問題是從歌頌《大憲章》和五月花好就開始了。

  同樣的,在拜登時期,美國經濟都那樣了,典型的汽車銷量都那樣了,美國各大財經媒體還在尬吹美國經濟欣欣向榮,欣欣向榮他會輸掉所有搖擺州,輸掉總統和國會?

  無非是拜登想推自己的贏學,失敗了而已。

  舉個例子,現代外交理論有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價值觀外交。

  這個“價值觀外交”是真正的西方外交主流理論,但是仔細琢磨一下“外交”這個詞的定義,就會發現價值觀外交這從根本上違反了“外交”的定義。

  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科技、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它本身就包含了談判和妥協,如果加上一個價值觀,等于說不妥協。

  既然不妥協,那談什么外交呢?

  就是因為你我的觀念不同,所以才要外交,你我的價值觀都一樣,外交什么?

  不光是外交,包括什么環保之類的,多少都經學入腦,舉個例子,上一屆德國政府在臨走的時候炸了一個剛剛修建了6年的煤電站,就因為環保。

  而德國剛好又是能源特別昂貴的國家。

  英國莫名其妙的脫歐。

  講真:多少國家夠資格講美國民粹主義橫行?

  所以現在美國勞工部長就進一步要求,要把越南和柬埔寨的服裝廠遷移到美國。

  你別告訴我現實不現實,你就告訴我贏沒贏?

  這也是為什么白宮網站上充斥著這類的東西:

  這是美國人民的選擇,美國人民愛好這個。

  美國人民想贏,你不能剝奪美國人民的愛好。

  拜登說的沒錯:這就是美國人民應得的。

  順便說句:都說沒機會,現在機會又來了。美墨邊界這么長,外加上這么高的關稅,你知道走私會多欣欣向榮么?上一次這種機會是俄烏戰爭,悲觀者永遠在抱怨,樂觀者已經開始著手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官方對毛主席的評價,芝麻開花節節高
  2. 逮捕令?不,是邀請函!
  3. 評一下農民的養老金
  4. 習近平強調,不能淡化這個顏色
  5. 特朗普有什么高招嗎
  6. 特朗普和經濟學家必須死一個
  7. 美輸華所有商品加征對等34%關稅
  8. 用中共黨史的三個案例說明完整、全面呈現歷史文獻的重要性
  9. 《黑與白》中的《金瓶梅》
  10. 批評長沙教育不公平,我們需要對公平有一個系統思維
  1. 反腐,反到哪里去了?
  2. 鐵穆臻|周恩來同志在遵義會議中,并沒有起決定作用
  3. 消費貸:字字吃人,刀刀見血
  4. 立人民碑為念,市場化的公墓應該壽終正寢了
  5. 官方對毛主席的評價,芝麻開花節節高
  6. 馬斯克為何辭職,他在怕什么
  7. 反動公知的“四大謊言”
  8. 準備跌得粉碎,導師心境緣何如此蒼涼
  9. 天天學習未必趕得上主席:究竟為何望塵莫及?
  10. 明知道很荒誕,老百姓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
  1.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2. 被掩蓋的真相:當年到底是誰重手懲罰遼寧號航母功臣?
  3. 從李光耀到設計師對李嘉誠的評價
  4. 保留一點良心吧, 別再欺騙老百姓了
  5. 歷史文獻:張春橋||整風運動的講話
  6. 說說長沙事件
  7. 教員與WG大起底(節選)
  8. 表面光鮮,里面早就爛透了
  9. 關于“文化大革命的前途”的一次談話
  10. 子午|毛主席會如何對付李嘉誠?
红色旅游